小公司異想日記
05.08.10

連續三週篩選了四百多份的履歷,面試了十幾場之後,有了一些很有趣的想法。我發現,不同的時間點,對於相同的事物,會有不一樣的啟發跟看法,而換了不同的角度,想法跟觀點也會不一樣。

上週去誠品買工具書時,看到了一本書「如何移動富士山」,書裡主要在討論微軟考題的各種現象。早期大家相信IQ測驗,但到了近幾年,發現高IQ或許能證明這些人的腦子的確很聰明,但卻不代表這些人會做事。而低IQ卻不能證明這些人很笨,只能說有些人在語意或抽象思考的能力較差而已,而且很多成功的人在測驗IQ時卻不一定是最高的。有一段時間我也很喜歡做IQ測驗,我對抽象事物理解的能力比較高,所以分數也比較高,不過我卻一直覺得,在某一方面我跟白癡沒兩樣,哈哈~

在IQ逐漸退燒時,EQ開始流行,情緒管理似乎代表著另一種人格特質,不過倒是沒聽過EQ有量化的,不知道是不是我孤陋寡聞?也許真的有人將EQ給量化了呢!

在矽谷剛開始發展時,當時延攬人才一個很主要的關鍵,就在於IQ測驗。不過到後來軟體公司崛起之後,IQ測驗慢慢轉變了一種型態,這就是著名的微軟考題。微軟一直都崇尚的菁英制度,它不怕找不到專業而聰明的人才,但它們需要的是有創意解決問題的聰明人。因此微軟出了很多有趣的考題,藉由這些考題希望篩選出它們所需要的人才。

微軟考題有點像是腦筋急轉彎跟IQ測驗的綜合版,在微軟總部面試時,往往像是參加了一場馬拉松考試。這跟進FBI或CIA似乎沒什麼兩樣。而有機會面試的人,到最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會獲選而加入微軟的行列。

類似IQ測驗的考題可能是:「有八顆球,只有一顆比較重,現在給你一個天秤,你最少測幾次可以找出這一顆球?」。而腦筋急轉彎的題目可能是:「為什麼下水道的蓋子是圓的而不是方的?」、「全美有多少間銀行?」。這些題目有些有明確的解答,而有些則是考臨場的反應與創意。傳統的問題「你未來的志向是什麼?」、「如何證明公司用你才是最佳選擇?」這些似乎真的好像是上個世紀的歷史了。

[全文:]

書裡介紹了很多有趣的題目,也有相關的解答,閱讀起來也是挺有趣的。但我覺得最有趣的是書裡一開始的介紹與研究數據。根據書裡的數據顯示,不管我們做了多少測驗,回答了多少問題。真正決定會不會被錄取的因素,都是剛見面的那一、兩秒所決定的。其他後面的似乎就像是在演一齣好笑的話劇般,通通都是做好看的而已。

慢慢的我也有了這樣的感覺,我篩選出來參加面試的人,基本上條件都符合公司專業上的需求,而剩下來要決定的其實是求職者的人格特質符不符合公司的文化。所以老實說,做了一堆的性向測驗,然後進行了一場看似很正式的面談,都比不上第一眼的直覺。很有趣吧!只是戲還是得演下去啊!呃!

當我是求職者的身份時,我對面試時的服裝好像不怎麼重視,我老覺得穿著給人感覺舒適就可以,也許這跟我面試的職務有關吧!可是當我在面試別人時,卻發現得體的穿著很重要,不同職務的衣著風格其實是不太一樣的,但基本上穿著得體正式一點,總是佔比較多優勢的。

而履歷資料的完整性其實也很重要,我們現在都透過人力銀行來徵人,因此自傳、相片、個人的資訊越完整的,越能引起面試者的注意。這實在是個講求包裝的年代,沒有包裝真的很難脫穎而出啊!所以有面試需求的人,能好好的包裝自己總是能為自己多帶來一些優勢啊!

我不知道面試還要持續多久,不過重複的問問題,說明職位與公司的狀況,實在是讓人覺得不耐。我都開始以為我是一隻鸚鵡了。而且是一隻穿著拖鞋面試別人的鸚鵡,呃!





2005-08-10  -  duncan Email  -  4421  -  小公司當伯特 - 讀者回應

回應管理, Pingbacks:

這篇文章還沒有 回應管理/Pingbacks ...

讀者回應:


你的Email位址將不會顯示在這個站點.

您的URL將被顯示.

允許的XHTML標記: <p, ul, ol, li, dl, dt, dd, address, blockquote, ins, del, span, bdo, br, em, strong, dfn, code, samp, kdb, var, cite, abbr, acronym, q, sub, sup, tt, i, b, big, small>
Enter this code:
authimage

(換行會被轉換為 <br /> 標記)
(將你的姓名及Email及網址記在Cookie中)
(讓使用者可以直接寫訊息給你(不會顯示你的Email).)

上一篇文章: 放鴿子下一篇文章: 碩士滿街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