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趟跟大家說了,我正把時間花在中醫的課程上,有許多人相當不解,不曉得我為何要去學習這方面的東西,儘管我已經告訴朋友們,這純粹是個人的興趣而已,不過大家似乎還是有很多疑問。

昨天我姨丈到家裡來作客,我媽跟他說我現在每晚都在扎針作練習,結果我姨丈唸了我一噸,哈哈還好我不在現場,不然就直接辯論起來了。我姨丈說我不知去哪找了一個庸醫,亂教學生針灸,針灸弄不好是很危險的。

不過想了想,我也懶的去說明了,反正有興趣的人是我,試驗的也是我,我又不想拿他們當試驗品,說了也是白說。但仔細想了一下,雖然大家日常生活裡,或多或少都有學到中醫,但對於中醫的理解,卻少的可憐,所以我就將我所吸收的整理了一下,跟大家分享。

先說一下為什麼我對中醫這麼有興趣。小時後我算是體弱多病的小孩,俗稱藥罐子是也。不是容易流鼻血,不然就是支氣管擴張,有些微的氣喘症狀。容易流鼻血是因為小時玩耍被踢到鼻子,之後這個問題就一直困擾我多年,期間試過無數的中西藥方,但後來也不知是哪個方子奏效,莫名其妙就好了。

小時後,我最怕打針,除了打針之外,吃藥什麼的我都不怕。不過吃藥的話,我寧願吃中藥也不願吃西藥,因為我很討厭西藥的味道,尤其是感冒糖漿,現在想起來還是很噁心。不知為何,枇杷膏看起來跟感冒糖漿很像,但我很喜歡喝枇杷膏,現在每天早晚我都有喝枇杷膏的習慣。

所以對中醫師,我小時後就很憧憬了。到了專科之後,接觸了急救與護理的訓練,那時跟一個隔壁班的同學,一起跟一個護理師學習西醫的按摩手法,主要是因為我練武或運動時經常受傷,且幾乎都是肌肉方面的小傷痛,所以才跟同學一起去學習運動傷害的防治跟按摩手法。從這時候起,我對於針傷科方面就越來越有興趣。

後來進入社會服務之後,陸陸續續參加許多這方面的短期課程,像針灸班啦!推拿班跟按摩班等,對於這方面慢慢有了自己的體會,從武術的練習到按摩的手法,我覺得是有關聯的,這時也透過一個教授,到中國醫藥學院分享氣跟按摩間的關係。

這幾年,我女朋友也念著要學中醫,她一直猶豫不決是否要朝中醫的這條路發展,我經常跟她開玩笑說,若她當上中醫師的話,我就放棄我的電腦,去當她的助理治療師。

在外面的研討會跟一些中醫學院的學生上課時,總會覺得自己的學理不足,雖然有一些體會,但跟他們談論起來時,總是覺得欠缺了一些理論的佐證,所以我也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學習基本的概論,至少先入門,才能自修學習更深入的知識。

剛好瑞賢在中山醫院工作時認識了我們的老師-姜醫師,那時他對中醫也有興趣,跟我談論時,我們就想試試看,問姜醫師是否願意教我們,另外我女朋友也可以藉這個機會,看看她對中醫到底有沒興趣,於是我就決定上這中醫的課了,這就是我學中醫的原因。所以我說純粹是個人的興趣而已。

中醫的理論是從陰陽五行裡發展出來的,所有的東西都是從這邊開始的。要解釋陰陽五行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怎麼容易。簡單來說陰陽間的平衡,與五行間的生剋原理便是中醫學理論的基礎。

光是陰陽學說跟五行學說就可以獨立成一個專門的科目,所以想說也說不清楚。在中醫裡,人體跟宇宙是相關聯的,也就是說人體內部也是有陰陽兩個部分以及五行的功能所組合起來。比較奇特的是,人體內有五臟六腑,理論上五行應該只有五個部分才對,但配合了陰陽之後,反而有一個六的因素出來,這倒是很難解釋的部分。在中醫裡所說的臟腑,指的是一種功能,而非一個臟器,所以雖然名詞跟西醫相同,但卻是不一樣的東西。

學中醫之前,我們老師特別說到,既然想學,就得先信任它,等到有一個了解之後,再來尋求為什麼?這個觀念,其實我很能接受,因為我在練習武術時,也是遇到相同的狀況,若是一開始問東問西,根本問不到重點,而且反而會學不到東西。如果不能接受的話,那到不如不要學。

另外有一個觀念也給我很大的啟示,就是『醫者意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成為一個好醫師,重要是領悟而非年齡或經驗。當然經驗相當重要,但領悟的層次,比經驗還要更高。不過說實話,我相信要能領悟,也是要有相當的經驗啦!這點跟禪宗的悟道的理念很像。

[全文:]

所以姜醫師一直鼓勵我們,只要我們認真學習,用心在醫學的鑽研上,相信我們不會比中醫大學的學生來的差,所以我對於自修,是相當有信心的。古時人說久病成良醫,我想是很有道理的,這時我真希望我旁邊能有多一些人當我的實驗對象,哈哈。

話說回今天要談的部分按摩,對於學武的人來說,按摩應該是比較好入門的,因為若是有練擒拿方面的動作,對於按摩的手法跟要領,應該是很快就能體會的。按摩也是俗稱的推拿或是按蹻,是我國古代最早的醫療方法之一,在隋唐的時候就設有按摩專科了。

在中醫裡,按摩的觀念跟西醫又很大的差別。對於中醫來說,按摩是一種治療的手法,這跟用藥或是針灸都是相同的,就是說如果施法正確得當,它的效果跟針灸或按摩的方式都一樣。按摩是用雙手或肢體不同的部位,根據不同的疾病,採用不同的手法,在患者的體表一定的部位跟穴位進行刺激或運動肢體的一種治療方式。

按摩通過人體體表的經絡、部位,利用特殊的手法,來疏通經洛,運行氣血、滑利關節,使疾病得以舒緩或是消除。『素問.血氣形志篇』中說:『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膠藥』。『醫宗金鑑.正骨筋法要旨』說:『氣血鬱滯為腫為痛,宜用按摩法,按摩經絡以通鬱閉之氣,摩其壅聚以散瘀結之腫。其患可癒。』經絡遍於全身,內屬臟腑,外絡肢節,推拿利用人體表面的經絡,來流通氣血,調整臟腑,可以依循陰陽五行學說來治病。所以說有些疾病症狀用藥來治療較快,有些則利用針或灸可以迅速達到療效,有些利用按摩的手法,其效果可能都比其他方式來的好,所以好的醫師必須判斷原因,對症施藥。

所以有些人說,針灸或按摩只是治標而非治本,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基本上這些都只是手法,重點是如何去解決不平衡的地方,而非藥物就一定比這些來的好。

按摩主要要達到的功能是疏通經絡,所以按摩取位的點與西醫不相同。西醫通常都跟肌肉群或關節有關,而中醫則須先經過辨正的動作,確定病機病因,透過陰陽五行學說的辨症,再決定要疏通哪些地方。

所以有些偏頭痛的人,在進行按摩時,會發現因為偏頭痛不同的部位,而會有不同的按摩位置。因為頭痛可分為正頂點痛,或是偏左偏右的前額痛,或是後方的沉漲痛,這些都是不同的經絡,例如前頂痛是陽明經,所以基本上舒緩脖子後方的位置,可以減輕頭痛。而其他的經絡所引起的病痛,則會有不同的紓解部位。

明白是疏通經絡的話,就可解釋一個現象。那就是有時明明是這邊痛,但卻是按摩其他部位時,請不要以為是醫生弄錯了,例如針灸時有一個名句是,『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頸項尋裂缺,面口合谷收』。這是說腰背疼痛時,可針對委中穴來下手,而委中位於膝蓋的正背面。另外,頸項有問題則針對裂缺來治療,裂缺在手腕關節附近,這個離的更遠了吧!

所以醫療時,主要是針對經絡來進行的,所以若不明瞭經絡的位置,恐怕會弄不清楚為何要這樣做。

關於經絡的位置,其實所謂的穴道是分布在經絡上氣血聚集的點,經絡好比是大地的河川,而穴道就有如是河水聚集的湖泊,經絡分表裡,經絡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應該說經絡會因人體的變化,而位置上會有些微的改變。

就像河水因為四季轉換而有改變一樣,所以穴道的取位,並非像書上一樣一成不變,這時正確的地點,就需要靠醫生來尋找了。通常穴道因為是氣血聚集之處,所以在施術時,有經驗的醫師,可以很容易察覺到。

另外,有關於復位的問題,就是說怎樣才知道位置有沒有正確。例如經常我們都會遇到落枕或扭挫傷的現象,有時我們都會以為骨頭或筋沒有復位,要如何去判斷怎樣才是正確的呢?

『骨正筋柔』是復位的解答,只要人體的骨骼筋肉是正確的,那身體肌肉的表現一定是柔軟的,所以只要依造這個觀念,仔細觀察,那就可以確定是否有復位。

關於手法部分,一般市面上的書籍都有,手法分的很複雜,不過我覺得常用到的,倒是沒有幾個,我大約列一下幾個常用的手法,若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到書局去參考相關的資料。

我經常使用的有下面這幾種方法:

按法:用單首或雙手的手掌按壓一定的位置。力道的拿捏,要由輕到重,要使患者有一定的壓迫感,但重而不能滯。通常具有溫精通絡,理氣和血的作用。按法通常較為和緩,多用於腰背與胸腹部,例如腰背肌肉酸痛,胃脘痛,慢性腹瀉等。

拿法:拿是利用大拇指與其他手指對稱性的擠壓提拿一定的部為,進行一緊一鬆的動作。需沉肩、曲肘、垂腕,利用大拇指與其他手指伸直,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進行擠壓、提拿的動作。力點在指腹,動作需和緩,具連貫性,用的力道由輕至重,在由重而輕。拿法刺激較大,在同一個位置不宜多拿。其具有止痛鎮痙,疏散風寒的功效。通常拿法刺激量較大,在操作時經常與柔和的手法混合使用,一般用在肌肉較豐滿的部位,臨床應用有落枕、漏肩風、腰背肌勞損等症狀。

摩法:利用手掌掌面附著在一定的部位,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在體表作順逆時針的盤旋撫摸。動作要領,肘關節微屈,腕部放鬆,指掌自然伸直,手掌著力部分,隨著腕關節與前臂作盤旋的運動,撫摩時,需緩和協調。其作用為和中理氣、消積導滯、健脾和胃。這個手法非常輕柔,是胸腹、脥肋部位經常使用的手法之一。臨床使用在胃脘痛、久瀉、疳積、胸脥併傷等。摩法與揉法容易混淆,摩法是環形的移動摩擦;揉法則是固定在一定位置上作回環的揉動。

撥法:主要是撥筋,用在筋肉的部位或是有筋骨皮分水嶺的地方,施力方式也是由輕而重,再由重轉輕。

揉法:分為掌揉與指揉,利用掌跟部分附著於一定位置,不離原位的迴旋揉動稱為掌揉;指揉是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為附著面,不離原位的迴旋揉動。動作需將手腕放鬆,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在原位做回揉動作,指揉法也是相同。其作用有寬胸理氣、消積導滯、活血散瘀等。通常用於全身各部,因為其力道可大可小。掌揉通常用於肌肉豐滿的病變部位,指揉則用於胃脘痛、便秘等疾病。

震法:將肩、上臂、前臂和手腕的肌肉作強有力的靜止用力,將全身的力與氣集中於手掌或指端,按於需要治療的穴位或部位,產生震動。振動頻率需均勻,其作用為調和氣血、溫中理氣、消積導滯。這個手法也是廣泛用於全身,以胸腹腰背使用最廣。

除了上述常用手法外,還有滾法、點壓法、抖法等,若大家有興趣,可以購買相關的書籍回來參考。

關於按摩的練習,自己便可以進行,平時可以利用自己的手臂與大腿來進行各種手法的練習。利用看電視或其餘空檔的時間,進行肌肉跟手法的探索動作,尤其是拿摩按揉撥點這些手法,都可以自己練習。久而久之便可以輕鬆的進行按摩的動作了。

另外如果有人可以供做練習當然是更好,因為每個人的構造都不大相同,透過多次的練習,與不同的感覺,可以累積許多的經驗,相信練習的時間夠久,也能成為一個專業的按摩師。Anyway,功精於勤荒於嬉,有興趣的人要多多練習啦!





2002-05-04  -  duncan Email  -  2622  -  小品散文 - 讀者回應

回應管理, Pingbacks:

這篇文章還沒有 回應管理/Pingbacks ...

讀者回應:


你的Email位址將不會顯示在這個站點.

您的URL將被顯示.

允許的XHTML標記: <p, ul, ol, li, dl, dt, dd, address, blockquote, ins, del, span, bdo, br, em, strong, dfn, code, samp, kdb, var, cite, abbr, acronym, q, sub, sup, tt, i, b, big, small>
Enter this code:
authimage

(換行會被轉換為 <br /> 標記)
(將你的姓名及Email及網址記在Cookie中)
(讓使用者可以直接寫訊息給你(不會顯示你的Email).)

上一篇文章: 曲終是另一個樂章的開始下一篇文章: 東海的資工所考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