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鎮,是我心中理想的居住地。雖然這座小鎮沒有像皇后鎮那樣被湖泊環繞,卻擁有濃厚的英式古典風情,彷彿讓人踏入時間的長河,在不同的時空中遊歷。在皇后鎮停留的五天裡,我三度造訪箭鎮,這個距離皇后鎮僅數十公里的小鎮,成了我回味再三的地方。

我記憶中的箭鎮,不僅僅是那條短短兩百多公尺的商店街,而是停靠在路旁的古董車、三輪摩托車,以及街道兩側那些帶著歲月痕跡的小屋,它們共同交織出一幅令人難忘的畫面。儘管箭鎮的景點不算多,但它的氛圍與獨特的魅力,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

第一回到箭鎮,我沿著市中心旁的河岸漫步,準備回到熱鬧的商店街區時,發現圖書館對面有一對新人正在拍攝婚紗。曾經我以為拍婚紗是我們這邊特有的文化,然而這些年來,我在許多國家都見過這樣的畫面,才明白婚紗攝影早已是全球共同的浪漫儀式。我特別喜歡側拍這類場景,並非刻意捕捉,而是以隨性的方式快速構圖、按下快門,記錄當下的美好。這已然成為一種習慣,也是一種不打擾主角的紀錄方式。

造訪箭鎮的契機,是因為旅遊書籍上的簡單介紹:一座距離皇后鎮不遠的小鎮,擁有早期華人淘金的歷史遺跡。當時的我抱著「既然來了,不妨看看」的心態開車前往,未曾想過,短短的旅程卻讓我深深著迷。

從皇后鎮開往箭鎮的這一小段路途,早已讓人沉醉在紐西蘭南島的壯麗風光之中。過去,我的旅行方式常是跨越數百公里的長途奔波,難得有機會細細品味沿途的景色。然而,在皇后鎮周邊採取放射型的旅遊方式,讓我能夠慢下腳步,悠閒地欣賞這片美麗的田園山景。

第二次再訪箭鎮,我特別走訪了華人淘金遺址。這裡見證了十九世紀華工為了生計,遠赴異鄉的艱辛歷程。走在遺址間,我不禁想起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些遠渡重洋的華工,懷抱著淘金夢而來,卻多數只能做廉價勞工,最後甚至成為無法歸家的異鄉人。他們的故事,既心酸又令人動容。

箭鎮的鬧區不大,兩條平行的街道構成了主要的商業區,販售著各種紐西蘭當地的特色商品,如毛製品、手工藝品及玉器等。我原本以為箭鎮的物價會比皇后鎮便宜,後來比價後才發現,有些商品在皇后鎮甚至更為實惠,因此若有機會前來,建議貨比三家,才能買到最合適的紀念品。

第三次回到箭鎮時,我已經不再匆忙地走訪景點,而是純粹沉浸在這座小鎮的氛圍中。我發現這裡的古董車特別多,且仍在使用中,彷彿整座小鎮就是一個復古電影的場景。這次,我也特意留意街頭巷尾的細節,觀察居民的日常,體會箭鎮獨有的緩慢步調。

在返回皇后鎮的途中,我偶然遇見一群孩童在草地上打板球,對這項運動並不熟悉的我,卻被他們專注投入的模樣所吸引。於是,我特意找了停車位,下車用長鏡頭捕捉他們的身影,不打擾的同時,記錄下這片純真的歡樂時光。

在紐西蘭旅遊時,經常能見到成群的牛、羊、馬與鹿,然而要能近距離觀察一大群羊群,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某次從箭鎮返回皇后鎮的途中,我在路邊巧遇一群羊,立刻停車想拍些照片。但當我稍微靠近柵欄時,所有羊群竟齊刷刷地轉過身,以屁股對著我,任憑我怎麼等待,都無法拍到牠們正面的樣子。直到遠方終於有一隻羊抬起頭,投來一抹略帶警惕的目光,那神情讓我忍不住按下快門。這一幕,讓我體會到動物擬人化的有趣之處,只要細心觀察,總能捕捉到意想不到的畫面。

如果有機會造訪皇后鎮,千萬別錯過鄰近的箭鎮。這座古色古香的小鎮,或許沒有壯闊的自然奇景,卻擁有令人懷念的恬靜氛圍。三度探訪後,我更加確信,這裡不僅是一個適合短暫旅行的景點,更像是一個讓人嚮往的生活空間。漫步其間,細細品味那些藏在巷弄間的故事,相信會帶來一段難忘的旅程。

2025-03-19  -  duncan Email  -  178  -  當式攝影 - 讀者回應

◎由於某些文章的內容在 Blog 裡面較不好呈現,請此會將連結導到 notion 的頁面上。

完整文章連結: https://hsuanwei.notion.site/AI-LLMs-1b3de4d95a67801bb87df121dd6bb5fe

AI不只是聊天機器人:我與 LLMs 共事兩年來的真實應用經驗

AI 不是只有聊天機器人!這篇文章整理了我過去兩年實際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經驗,分享了從初次接觸時令人哭笑不得的幻覺(Hallucination),到如今已將 LLM 深入應用在日常工作中,包括文件寫作、自動化客服、多模態資料處理、醫療資訊輔助、數據分析、產品開發與流程優化等等。

面對這波快速發展的AI技術浪潮,你是觀望、抗拒,還是積極擁抱?文章中特別整理出我實際使用的九大應用場景,透過真實案例讓你了解如何輕鬆入手LLM工具,提升工作效率與競爭力。

別再讓自己停留在對新技術的誤解與焦慮中,掌握實務經驗,才是跟上未來的關鍵!

2025-03-13  -  duncan Email  -  189  -  資訊工程 - 讀者回應

◎由於某些文章的內容在 Blog 裡面較不好呈現,請此會將連結導到 notion 的頁面上。

完整安裝流程與技術細節請參考文章:
https://hsuanwei.notion.site/AI-19fde4d95a6780088945ed0a46252014

企業與個人的 AI 智慧夥伴:打造本地化知識管理系統

在 AI 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開源 LLMs(大型語言模型)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讓企業與個人都能建立 本地端 AI 知識庫,有效管理專業知識,並優化資訊檢索與應用流程。

為什麼 AI 知識庫是企業與個人的最佳 AI 入門應用?
知識庫在企業內部的應用場景廣泛,例如:
◼︎ 員工訓練與技術支援
◼︎ 內部文件檢索與問答
◼︎ 自動化客服與企業 FAQ 系統
◼︎ 業務文件與專案知識管理

對個人來說,則可用於:
◼︎ 個人學習筆記與研究資料整理
◼︎ 專業領域(如攝影、程式設計)的知識累積
◼︎ AI 助手,協助快速檢索與整理資訊

相較於傳統的關鍵字搜尋,結合 RAG 技術(檢索增強生成)與 AI 代理(AI Agent)的知識庫,能提供更直覺的 對話式資訊檢索,減少手動篩選文件的時間。

如何打造本地 AI 知識庫?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如何透過 Ollama + Dify 建立自己的 AI 知識庫,並記錄了安裝過程與應用測試結果。

◼︎ Ollama:在本機端運行開源 LLM,如 Mistral 7B、Deepseek 8B、Qwen
◼︎ Dify:提供簡潔的 AI 應用框架,輕鬆管理 LLM 與知識庫

文章內含完整安裝指南(Mac 環境),包含:
◼︎ Ollama 安裝與測試(Homebrew + Docker)
◼︎ Dify 設定、容器啟動與 HTTPS 配置
◼︎ AI 知識庫應用場景與企業應用優勢分析

AI 知識庫不僅是 企業 AI 化的最佳切入點,也是個人能夠實際應用 AI 技術的良
好實驗場域。如果你正在思考如何開始使用 AI,或是希望在企業內導入 AI,這是一個很值得探索的方向!

2025-03-13  -  duncan Email  -  198  -  資訊工程 - 讀者回應

午餐的約會。

大家藉著中午休息的空檔,分享了最近在研究 AI 應用的心得。我們暢談了在地端封閉式的使用模式,以及各大語言模型(LLM)可以應用在工作和生活的不同場景。

DSCF4724

隨著投入研究的時間越來越多,我們發現琳瑯滿目的工具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如何運用這些工具,解決實際的問題和需求。

DSCF4723

有時感到獨自摸索很孤單,缺乏不同觀點的交流實在可惜。因此,我們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這個領域的意見交換,這對於職涯發展和個人競爭力的提升,相信會有正面的影響。

=> 深入閱讀...

2025-03-07  -  duncan Email  -  345  -  小公司當伯特 - 讀者回應

昨晚利用春雨的空檔,到籃球場運動一下,本來擔心這一晚生意不好,湊不到足夠的人數,還好後來組成了三隊人馬打3對3。由於幾年前脊椎開過刀,我現在都在養生組打球,在這組裡,我這個快邁入五十歲的人還算是壯年組(低於吳春城對狀世代的定義,這個「狀」現在很敏感)。球場上通常還有另外兩組青狀組,以四十歲以下的社會人士和大學生為主,球風就是能飛能跳,體力無限型的。

IMG_9446

由於早上還下過大雨,這一晚變成養生組跟青狀組混著打。我有少數幾次跟青狀組的成員搭配過,儘管隊友的活動能力、單打能力很好,但我跟這類成員搭起來就是打得不順手。儘管打球主要是為了健康(有打球時,血壓都很正常),再來是抒發壓力,但打得不太好時,回家後我會習慣性地檢討主要原因,思考有沒有改善空間。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認為球場上的組合,跟工作上的搭配很像。我很喜歡看NBA籃球比賽,除了比賽本身的競爭性和娛樂性外,我也喜歡觀察各球隊的經營。例如近期最大的事件,就是獨行俠把當打之年且可說是全聯盟 Top 5 的 Luka Dončić 交易到湖人,換來年紀較大且有更多傷病疑慮的 Anthony Davis。

=> 深入閱讀...

2025-03-07  -  duncan Email  -  282  -  小品散文 - 讀者回應

<<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