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一些時間整理出這支 45 分鐘的奧克蘭旅行紀錄影片,將這趟旅程中每個珍貴片段完整呈現。這趟旅行沒有被行程表束縛,而是隨著天空的色彩與內心的呼喚隨性前行,讓每一天都充滿意外的驚喜。影片中流動的畫面記錄了我們在奧克蘭的日常時光,從公寓陽台眺望的天空之塔剪影、晨光中冒著熱氣的手沖咖啡,到穿梭於城市與離島間的斑斕風景,這些不僅是旅途的碎片,更是生活本身的詩意紀錄。

我們選擇在 FERNZ Motel & Apartments 安頓下來,這座位於 Birkenhead 的公寓式酒店,與奧克蘭市中心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單趟約 20 分鐘車程。這裡環境寧靜,周圍有多間超市與餐廳,為長住旅客提供便利。我們的房間位於前棟三樓,陽台視野極佳,能將奧克蘭的天際線盡收眼底,天空之塔與海港大橋在遠處若隱若現。每個清晨,我們在溫暖的陽光中親手沖泡咖啡,在廚房裡準備豐盛的早餐,享受著這份不受打擾的慢旅時光。

旅程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了 伊甸山(Mount Eden)。這座火山作為奧克蘭最高的自然地標,擁有 28,000 年的滄桑歷史和令人讚嘆的雙錐體地形。站在火山口邊緣,南部深達 50 公尺、直徑 180 公尺的巨大凹陷就在腳下,而城市全景在遠方鋪展。我們原本計劃進行空拍,後來得知這裡是保護區,禁止無人機飛行,只能用相機將這壯闊景色定格。離開伊甸山後,我們駕車進入市中心,挑選了 Downtown Carpark 作為停車地點。這是我們比對多家停車場後發現的最實惠且安全的選擇,採用車牌辨識與信用卡支付系統,步行 10 分鐘即可抵達 Queen Street,十分便捷。

下午時分,我們漫步於 Commercial Bay 與 Queen Street 的商業脈動中,在 Te Komititanga Square 駐足觀察城市的呼吸。當夜幕低垂,市中心的霓虹燈為整條商圈披上絢麗的色彩,與日間截然不同的氛圍讓人流連忘返。

翌日我們在 Devonport 預約了一場賽格威(Segway)體驗。活動開始前,熱情的導遊 Pauline 先帶領我們進行基礎操作訓練,確保每位參與者都能自在掌握這個雙輪載具。經過約 20 分鐘的練習,我們沿著 Narrow Neck Beach 展開旅程,穿越寧靜的小鎮街道,沿途欣賞迷人的濱海風光,遠處甚至能望見 Rangitoto Island 的輪廓。這次賽格威探險讓我們從全新的視角認識了德文波特,也在記憶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

幾天後,我們踏上了前往 Waiheke Island 的渡輪,這次不僅是人員過海,還特地將車輛一同運送。開車登船的體驗別具一格,雖然費用不菲,但考量到島上的交通情況,自駕無疑是最靈活的探索方式。船上有個小插曲:我們點的拿鐵帶著奇怪的苦味,後來發現是店員使用的牛奶已變質。店員特地上甲板向我們致歉,並送上一份香甜的布朗尼作為補償。所幸我們身體並無不適,這反而成了一段趣味回憶。

抵達 Waiheke Island 後,我們首先探訪了 Little Oneroa Beach,這片海灣擁有獨特的雙沙灘地形,透過空拍畫面,其獨特地貌一覽無遺。隨後,我們前往 Stonyridge Vineyard 享用午餐,品嚐了當地新鮮的生蠔與嫩滑的羊排,搭配葡萄園出產的美酒,在微醺中度過了一段悠然時光。
除了城市與離島的探索,我們還體驗了一些別具特色的活動。我們專程驅車前往 Okoromai Bay,這片海灣擁有豐富的蛤蜊資源,是當地人尋找海鮮的寶庫。紐西蘭對海洋資源保護極為嚴謹,我們也恪守當地規範,確保每次撿拾的數量不超過允許範圍。在 Shakespear Regional Park 附近,我們驚喜地發現了許多風帆衝浪愛好者,他們在海面上迎風馳騁的身影充滿了活力與自由。

離別奧克蘭前的一天,我們參觀了 奧克蘭戰爭紀念博物館(Auckland War Memorial Museum)。這座矗立於 Pukekawa 火山遺址 上的博物館珍藏著豐富的毛利文化與戰爭歷史文物,參觀者甚至可以親手敲擊火山石,聆聽不同區域發出的獨特震動頻率。博物館位置優越,從高處俯瞰,整座奧克蘭市區與哈勞爾夫灣盡收眼底,為這場旅程畫下了完美的句點。

最後一天,我們在機場辦理了全自助登機手續,歸還租車後踏上了返家的旅途。這趟奧克蘭之行不僅僅是觀光,更像是一場生活的沉浸式體驗,從每日的晨間咖啡香氣、陽台上捕捉的城市剪影,到大小島嶼間的探索冒險,每個片段都成為這部 45 分鐘影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畫面,未來或許只是回憶的背景,但忠實記錄了那段輕鬆自在、不受時間束縛的珍貴時光。

2025-02-22  -  duncan Email  -  6  -  浮雲遊子 - 讀者回應

近日 OpenAI 推出了 Deep Research,雖然暫時只提供給每月支付兩百美金的 Pro 用戶,但很多人試用後都稱讚這個 Agent AI 真的很好厲害(Deep Research 是什麼?實測介紹 ChatGPT 深度研究新功能),而除了 OpenAI 推出這個服務之外,Hugging Face 也重現了一個基礎版的類似智慧代理架構,(Hugging Face挑戰OpenAI Deep Research,24小時打造開源智慧代理系統),有興趣的人可以點擊這裡測試使用

這個自動代理 AI 的運作原理,主要運作是分為幾個步驟:首先會將使用者輸入問題進行類型跟關鍵字拆解,然後進行相關資料查詢。接者則是透過網路搜尋的結果進行不同來源的比對,這其實也是部分資料提示工程師提升 LLMs 精準度的作業方式之一。然後會將這些資料進行過濾篩選跟提取,最後產出結構化的報告。因此它結合了自動代理(AI Agent)、多步推理 (Chain of Thought, CoT),以及檢索增強生成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三種核心技術。

而在 OpenAI Deep Research 服務推出之前,Google 的 NotebookLM 也提供了類似的應用場景。NotebookLM 也包含了資訊整合跟分析,但需要使用者自行提供資訊的來源。同時它也有自動化研究流程,系統會預設一些提示詞,導引使用者減少人工介入並提升使用效能。我認為 NotebookLM 適合彙整已有明確資料來源的項目,而 Deep Research 則適合探訪一個我們未知的主題,如我下圖所顯示的。

FireShot Capture 086 - 建造 --- Gradio - m-ric-open-deep-research.hf.space

我的使用範例是要求:「以鑽石與氮化硼切削工具的市場專家,幫我搜尋網際網路上面近三年的市場調查分析,如果以全球市場來看,有哪些區域的廠商對這樣的產品有需求。同時以台灣的製造商,哪些區域適合我們去拓展市場。請給我市場分析的來源跟數據相關資料,並提出為何適合台灣製造商開拓的原因。」這個議題我不知道要到哪裡蒐集有用的資料,所以透過網路代理工具可以大幅減少我的時間。而我之所以進行這些資料的查詢,是因為幫朋友給予一些製造業產品外銷的建議,由於 AI 工具的輔助,以往我要花上三到五天才能蒐集完資料並產出一份產業建議報告,在這些工具的輔助下,我只用了四個小時就處理完畢。

回到 NotebookLM,前陣子在 Threads 上看到有人大力推薦,應該要透過它的一個「語音摘要」功能,然後將自己的履歷丟進去,看看語音摘要會生成什麼樣的介紹。而相信透過這個介紹,大家都會得到心靈方面的撫慰。我也開始努力在找下一份工作,所以也就找時間測試了一下。這個雙人語音對話的功能,我在上一篇《DeepSeek:AI模型效能與成本革命》有介紹過,當時是利用語音摘要,以 Podcast 的型態來介紹 DeepSeek。

Duncan Chen · Chen Hsuan Wei's(Duncan) Resume R&D And AI Innovation

=> 深入閱讀...

2025-02-22  -  duncan Email  -  11  -  資訊工程, 小公司當伯特 - 讀者回應

利用假日,終於整理好這趟2024年7月的奧克蘭旅行紀錄,我先將橫式影片剪輯成一支38分鐘的回顧影像。我習慣在進行某些工作時,播放不會影響到我作業,但又有個背景畫面跟音樂陪伴的影片。因此旅行的紀錄就成了我工作時最常播放的素材之一。

這些畫面會在我閒暇時輕柔流轉,讓熟悉的景色與聲音陪伴著手邊的工作或閱讀,在某個瞬間喚起當時旅程的溫度。奧克蘭的景色、街道、天氣的變化,以及那些悠閒的時光,都在這趟12天的旅程裡,譜寫出一首輕緩的樂章。

這趟沒有既定計畫的旅程,從台中出發,搭乘高鐵前往桃園機場,經過香港轉機,最終降落在奧克蘭國際機場。出關時遇上的海關盤問,反而讓我們更加確信這趟旅程的獨特——不被行程表束縛的自由。取車時,預定的Kia Niro PHEV換成了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PHEV,後來發現放進三個29吋行李箱還得將後座放倒一個座位,這個小小的意外成了旅程的第一個趣味註腳。

我們選在Birkenhead的FERNZ Motel & Apartments落腳,從房間陽台望出去,奧克蘭的天際線與海港大橋盡收眼底。抵達後簡單採買了生活用品與食材,在房內烹煮羊排與麵條,讓長途飛行的疲憊在這溫暖的晚餐中慢慢消散。我們決定順應身體的節奏,睡到自然醒才開始真正的探索。

在氣溫略低的冬日早晨,我們登上了奧克蘭最高的自然地標——伊甸山。站在這座古老火山的頂端,整座城市在腳下舒展開來,冬季的冷風雖然讓我們無法久留,卻為這幅城市全景增添了幾分清冽的味道。下山後將車停在Downtown Carpark,展開了一段隨興的市區漫步。在Albert Street上,我意外目睹了廣告看板更換的瞬間,這個城市景觀的細微變化,成了旅程中一個獨特的記憶片段。在皇后街的Real Groovy唱片行,我沉浸在黑膠唱片的海洋中,最終這趟行程打包了11張音樂寶藏,其中幾張的價格比台灣更加親民。

雨後的Narrow Neck Beach呈現出動人的姿態,海水在陰晴變換間折射出豐富的藍色層次,浪潮拍打沙灘的聲音成為旅程中最自然的配樂。透過空拍視角,海灣優美的弧線展現出令人驚豔的對稱之美。在Devonport,我們在Kokodak Chicken品嚐了道地的韓式炸雞,小孩天真的韓語對話為午餐時光增添了幾分歡樂。下午的賽格威之旅則帶著我們沿著海岸線飛馳,從Torpedo Bay Beach到Cheltenham Beach,遠眺著薄霧中若隱若現的Rangitoto Island。

Waiheke Island的行程在渡輪緩緩靠岸時展開,這是車子可以搭乘的渡輪。我們駕車穿梭在葡萄園與美麗沙灘交織的島嶼上,在Little Oneroa Beach,空拍機遇見了雙海灣交會的奇妙景致。Stonyridge Vineyard的午餐是一場味蕾的饗宴,當地的生蠔、羊排與淡菜,搭配著酒莊特釀的美酒,每一口都是當地風土的體現。

旅程漸入尾聲時,我們在奧克蘭動物園與紐西蘭特有的奇異鳥、塔斯馬尼亞袋獾相遇,在Okoromai Bay的潮間帶親手挖掘了近70顆蛤蜊,在Shakespear Regional Park欣賞著風帆衝浪玩家與海浪共舞的英姿。最後一天,在歸還租車、辦理全自助登機手續後,經過漫長的飛行與轉機,終於回到了熟悉的家。

這支影片,記錄了旅程中的每一個珍貴片段:那些漫步街頭的午後、俯瞰城市的火山巔峰、乘風破浪的渡輪航行,還有那些未經準備卻燦爛無比的瞬間。這些畫面,或許在忙碌的日常中只是背景的一部分,卻是旅行最真實的見證,讓平凡的生活中永遠存在著一片可以遠眺的風景。

2025-02-17  -  duncan Email  -  29  -  浮雲遊子 - 讀者回應

清晨六點,頂著綿綿細雨,我從皇后鎮出發,駛向紐西蘭南島西南部最美的峽灣。這趟米爾福德峽灣之旅,來回將近六百公里的路程,為的就是趕上中午的船班。沿著 94 號公路,也就是被譽為紐西蘭最美公路的 Milford Road,穿越南阿爾卑斯山脈,一路上風光旖旎,彷彿走入魔戒電影的場景。

從皇后鎮到米爾福德峽灣的路程蜿蜒曲折,許多遊客會選擇在 Te Anau 小鎮稍作休息,甚至留宿一晚。而我們選擇一日來回的冒險,沿途經過令人屏息的 Knobs Flat,在這片開闊的山谷中,雲霧快速飄移,營造出如夢似幻的氛圍。接著來到鏡湖(Mirror Lakes),這個迷你但壯麗的景點,因前夜的大雨,山嵐起伏間妝點出神秘的色彩,雖然無法看到完整山脈的水中倒影,但煙霧繚繞的意境別有一番風味。

行駛在蜿蜒的山路上,終於抵達了荷馬隧道(Homer Tunnel)。這條長達1.24公里的隧道,耗時十九年才完工,穿過隧道後,峽灣已近在咫尺。下坡路段的視野極為開闊,整個山谷被快速移動的雲霧籠罩,呈現出磅礡的氣勢。

抵達米爾福德峽灣碼頭,這裡有兩間主要的船公司提供峽灣巡遊服務:Discovery Milford Sound和 Real Journeys。為了調節人潮,不同時段的船票價格有所差異。我們搭乘的是 Discovery Milford Sound 的船班,船公司貼心地安排了瀑布親密接觸的行程。由於前一天的大雨,峽灣兩岸出現了許多臨時性的瀑布,船長會特意駛近瀑布,讓遊客能近距離感受大自然的壯觀。

在峽灣巡遊的過程中,除了欣賞兩岸陡峭的岩壁與層層疊疊的瀑布,還能看到海豹慵懶地在岩石上曬太陽。這片被冰川切割形成的峽灣,擁有著令人讚嘆的地貌,彷彿進入了《阿凡達》的世界。純淨的水面倒映著巍峨的山峰,每個轉彎都帶來新的驚喜。

回程的路上,意外遇到了紐西蘭特有的路況-羊群擋道。大批的羊群正要返回農場,我們只好停下車,靜待約十分鐘,欣賞這趟旅程中的最後一道風景。看著牧羊人和牧羊犬忙碌的身影,以及緩緩移動的羊群,構成了一幅生動的鄉村畫面。

雖然一天往返米爾福德峽灣確實非常疲憊(皇后鎮也有一日來回的巴士行程可以選擇),但沿途的風光與峽灣的壯麗景色,都讓這趟旅程值得。從清晨到黃昏,跨越山脈,穿越隧道,最終抵達這片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的峽灣,每一刻都是值得珍藏的回憶。這趟旅程不僅是一次自駕探險,更是一場與大自然的親密對話,透過相機記錄下的每個畫面,都訴說著這片土地的純淨與壯美。

2025-02-14  -  duncan Email  -  47  -  當式攝影 - 讀者回應

在農曆春節假期前,Deepseek-R1 的推出,加上前對沖基金投資分析師、現任 Pastel Network 創辦人兼 CEO Jeffrey Emanuel 發表的《The Short Case for Nvidia Stock》一文,導致輝達市值大跌,連帶影響了 AI 相關概念股與科技股。過年期間,我的社群平台上充斥著 DeepSeek 相關報導。面對如此龐大的資訊量,加上部分訊息難以求證,我先將它們標記起來,再透過 Google NotebookLMOpenAI 的 ChatGPT 進行彙整。

FireShot Capture 082 - DeepSeek:AI模型效能與成本革命 - NotebookLM - notebooklm.google.com

NotebookLM 不僅能集中管理文件、彙整文意,還能透過問答來延伸議題討論。特別的是,它提供了 AI 語音生成功能,能模擬廣播訪談的形式,以兩位主持人對話的方式呈現主題內容。正因我在規劃一份關於生成式 AI 在工作與生活應用的講稿,同時也在研究 AI 應用如何廣泛落地於各產業,我便以 DeepSeek 系列文章為基礎,透過 NotebookLM 和 ChatGPT 製作了一集 Podcast - Deep Dive:DeepSeek 崛起與 AI 變革(目前僅支援英文輸出)。在這集節目中,兩位 AI 生成的主持人分別被我命名為 Nic 和 Ann。

FireShot Capture 084 - DeepSeek:AI模型效能與成本革命 - NotebookLM - notebooklm.google.com

AI 在彙整大量資訊時有其優缺點。優點是它能快速產出架構,幫助我們理解龐大的內容。然而儘管現今的生成式 AI 宣稱具備推理能力,在處理多線資訊時,仍可能出現與事實和資料來源不符的情況。因此錄音檔中提到的某些人名或專家頭銜其實並不存在。另外像 Archerman Capital 對於 DeepSeek 的分析,我找不到原始出處,目前都只看到簡體版。

FireShot Capture 085 - 對話翻譯需求 - chatgpt.com

我的工作流程是先用 NotebookLM 彙整所需資訊,生成一個 Deep Dive 節目廣播,再使用 [PLAUD](https://tw.plaud.ai/products/plaud-note-ai-voice-recorder) 進行語音轉文字,最後透過 ChatGPT 彙整核實,並輔以 Google 手動查證。以下是這個 Podcast 的中文翻譯,我已針對內容做了修正,雖與原始語音檔有些出入,但不影響收聽體驗。

藉由這篇文章與廣播的結合,我想呈現當前生成式 AI 的具體應用,以及如何透過人機協作來確保資訊正確性。雖然大量討論 AI 的文章、節目、廣播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導致知識獲取的疲勞感並產生反效果。但正如 Podcast 中所強調的:『我們不能忽視 AI』、『我們必須超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轉而培養那些 AI 無法輕易取代的技能』、『保持關注、積極參與、並持續保持好奇心』,這些都是面對 AI 時代必須具備的認知與應對方式。

Deep Dive:DeepSeek 崛起與 AI 變革

Duncan Chen · DeepSeek:AI模型效能與成本革命

=> 深入閱讀...

2025-02-05  -  duncan Email  -  157  -  資訊工程 - 讀者回應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