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 助力產品規劃與市場洞察的應用》一文中,我說明了產品開發階段中涉及「揣摩上意」、「集思廣益」以及「市場分析」的部分。而在《透過 AI 進行商業模式與市場份額的分析》一文中,我進一步探討了如何展開「商業模式」與「市場份額」的分析,並以 AI 工具輔助的實例作為說明。本篇文章將進一步聚焦於產品開發過程中的功能規劃與系統結構設計,說明如何有效與開發團隊協作,並最終成功完成產品的開發與上市。
◎團隊角色與分工
在網路平台服務的開發中,團隊通常包括以下角色:產品負責人/專案經理、系統分析師/功能企劃者、UI/UX 設計師、前端開發者、後端開發者、SRE 工程師、QA 工程師。如果產品還包含 APP 或資料分析功能,則還需 APP 開發者與資料工程師參與。對於規模較小的公司,一人身兼多職的情況並不少見。
無論組織規模大小,各有其優劣,但保持高效能與競爭力的關鍵在於團隊內部的協作。我在《逐步打造高效開發團隊的經驗談》中有提到,團隊分工與協作是一個長期且需不斷滾動優化的重要課題。
當產品從商業規劃轉向技術實作,就像建築設計產業中,從需求溝通到結構圖繪製的過程,以及最終由工班完成整個建築結構與內裝設計工程。系統分析師和功能企劃者的角色,類似於建築師和室內設計師;SRE 工程師則如同結構技師;後端、APP、前端開發者及 UI/UX 設計師則像是各類型的工班;QA 工程師則負責驗收成果;產品負責人則是協調整個項目的管理者。
◎流程與文件的重要性
產品開發的第一步通常是撰寫產品規格書,內容涵蓋功能結構文件與產品架構圖。這些文件會在啟動會議中進行討論,以確認功能可行性,並細化成可執行的工作任務與工時規劃。工時分配包含規劃、開發、測試、修正、驗收五個階段。
有了產品規格書後在細部設計階段,UI/UX 與前端開發人員負責功能頁面的規劃,並與後端及 APP 團隊同步協作。功能企劃者則需負責在交付產品規劃的同時,也定義驗收標準,由 QA 工程師執行測試並反饋問題,確保最終成果符合需求。
下圖是我以 ChatGPT 生成 Mermaid 格式的語法,然後再透過 Draw.io 輸出的開發流程圖,原則上多數開發團隊應該都是以類似的模式在進行。
附帶一提,我曾遇到一些團隊忽略文件的重要性,僅以簡單的思維圖與不斷的會議討論進行需求傳達與確認,但過程缺乏完整的會議記錄僅憑與會者各自的記憶,這進一步導致在驗收階段 QA 無法有效測試,也不清楚驗收的真正標準。這種模式有時會被以敏捷開發的名義掩蓋,甚至轉而批評文件化流程浪費時間。我贊成功能需求變化過大的開發,可以省略很多文件規劃的步驟,畢竟有可能規劃剛做完需求又改變。而另一種是在開發的程式語言其架構、註解與歸檔都做的很好的狀態下,也可以省下一些不必要的文件,這些都可以讓時間更有效的運用在開發本質上。但我不認為什麼都不留紀錄,只留在每個開發者的腦海裡這一件事,會是一個妥當的開發模式。
我認為敏捷開發應注重需求切割與快速迭代,而非完全放棄文件的存在。快速迭代是為了跟著市場的變化來進行開發,但市場的真實需求變化其實沒那麼快,最大的問題是我們需求作業沒有到位,而這跟有沒有文件化完全是兩回事。
小時候阿嬤的家就在台中的第二市場旁邊,當時阿嬤還在擺麵攤賣著貢丸豆腐湯,所以我從小就是吃這一類的街邊小吃長大的。我們巷口對面是天主堂,當時還會發放麵粉,我記得假日時還去領過糖果,印象非常深刻。這回經過繞進巷子,發現當時租賃的舊宅已經圍成工地,想來之後應該會改建成大樓吧!
假日偶爾我跟老婆會到第二市場吃早餐,這邊有許多在地美食。滷肉飯、肉包、餛飩、麵食、碗粿、米腸、海鮮料理、港式料理應有盡有。這一天我們分別到顏記肉包跟阿月壽司解決了我們的早午餐,第二市場也算是台中市有名的景點之一,因此遊客也是絡繹不絕。
今天回程時在成功路上,才發現可以直接看到新的台中火車站,平時經過都是晚上,所以沒發現這樣的街景。由於舊中區商圈近年較為沒落,現在的鬧區都集中在西區、七期、逢甲,中區較為熱鬧的是一中街週邊。這裏離一中街不遠,又鄰近台中火車站,蠻推薦大家有空時來品嚐一下市場美食。
這一系列是使用 Fujicolor Superia X-TRA 400 所拍攝的,在黑白底片的分享中提到我因為一次買太多,所以長期使用 TMAX 400 拍攝,而彩色負片部分 X-TRA 400 也是一樣的原因,除此之外已經用習慣的發色跟成像表現,我就較少想去嘗試其他底片,偶爾才會因沖洗店家推薦或朋友介紹,試一下不同款的廠牌,我這種應該算是忠實的客戶族群。
這些照片分別使用了傻瓜相機 Olympus PEN EE-3、Fujifilm NATURA BLACK F1.9,以及單眼的 RICOH XR1000S、Nikon F75 所拍攝。當時底掃後歸檔只留底片名稱跟日期,所以不太好判斷是用哪一台相機拍攝的,至於拍攝時間是 2007-2010 年之間。這個階段算是接觸攝影之後,拍的數量最多的時期,尤其是數位相機從升級到 Nikon D300、D700 每週都有檔案留存,然後底片也拍。同時這段時間也採購了很多的攝影相關書籍,前期買了許多的工具書,大多都是以數位相機為主,而底片攝影的部分我都是到圖書館借閱以前出版的書籍。後期購入的都是比較昂貴的攝影作品集,最大宗以街拍跟風景為主,這是我個人偏好的兩個主題。當然我也喜歡人像攝影,但相較於前兩類這部份的攝影集數量就少很多。
在這個時期也是構圖概念改變最多的一個階段,最早拍攝我都是憑感覺,那時還未接觸太多構圖方面的資訊,然後前期都以建築攝影為主。這可能是受到家人的影響,舅舅們都是從事建築設計相關工作,小時候我看他們出國旅遊的照片,幾乎都是建築物很少人像照,所以我 2000 年去東京跟出國工作時,拍攝的主題都以建築為主。購入 Nikon D70 後,才開始接觸街拍跟風景類的主題,看的越多就越知道自己的不足,在那時候我還做了「每日一圖」的分享,這些累積下來的片段紀錄,成為我攝影書「簡單構圖與基礎攝影」的大量素材。
2009 年小孩出生後,前面的喜好就都暫停,改以紀錄生活日常為主軸。媽媽包的東西已經夠多,沒有太多攝影包的空間,這就是真實的生活。到了 2018、2019 年,小孩都已經有自我的步調,媽媽包也遠離我們數年,所以去 Brisbane 跟 Queenstown 的時候,算是很認真的想恢復對拍照的習慣跟感覺,然後就到了現在。
前陣子我分享了使用 Leica M6 拍攝台南孔廟商圈的照片,在社群上有網友提醒我可以使用偏光鏡來避免明暗反差過大的場景。我想了一下委婉的回覆說:「我其實就是喜歡那明暗反差很大的感覺。」
我現在拍攝不會特別去思考構圖,這不是說我不考慮這件事,而是這麼多年來,這個已經是內化的東西,有沒有構圖的美感,照片自然會呈現出來。而我現在比較專注在我想要紀錄的畫面,以及我觀察到的事物。拍攝技巧、使用器具,比較不是我在意的焦點。如前幾天我分享 2020 年時鄭中基的攝影相關報導,他說過:「唱歌也好,演戲也罷,永遠都只會先考慮別人的感受,想辦法取悦觀眾。但攝影不一樣,我不需要理會別人,這時是我自己做主,我喜歡怎樣就怎樣。」
也許之後我還會經歷不同的想法階段,但這都是攝影的樂趣,我覺得這樣挺好。
前陣子我買了一款 Esoonkids Pro 的玩具拍立得相機,這款相機只有 1/4 英吋的 CMOS 感光元件,號稱有 4900 萬像素,輸出是感應式的紙張,可以另行選購 65mm x 100mm 的卡膜來進行感應紙的保存,或是用自黏相本來保存也可以。
它一樣有電子檔留存在記憶卡內,但畫質就不能太強求,畢竟就是定位在一個玩樂型的消費性產品。之前看過不少人推薦,相機本身不貴,一千出頭算是一個不錯的聖誕節交換禮物。而感應紙耗材跟拍立得相紙相比真的低廉太多,雖然畫質不一樣,但我自己使用下來非常喜歡。
以樂趣、好玩、吸睛度來說我都蠻推薦的。當然它的硬體規格就不高,難以把它拍攝畫質跟手機相比,更不用說更專業的數位相機,但我認為這個陽春的拍立得還是帶來不少攝影的樂趣,所以推薦給大家。
接觸攝影的過程中,多數愛好者應該都會經歷一段器材進出頻繁的時期。理由有很多種,包含覺得手上的工具無法呈現想要的畫面,有的人則熱衷蒐集各種設備。無論是哪種理由,其實都體現了我們對攝影的熱愛。至於我個人融合了不同的面向,一方面我也喜歡蒐集,另一方面又不願意讓器材長期擺放在防潮箱裡不見天日。近年來我更深刻體會到,選擇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基於這樣的想法,雖然蒐集癖還在,但已大幅減少新物品的需求。不僅在攝影上,平日生活中的用品,例如文具、服飾、鞋子、包包、咖啡器材等,我也開始追求更精簡的擁有。有時候深刻檢討後才發現,或許自己確實已經買過頭了……
我的 Nikon F75 是 2006 年去紐西蘭前購入的。當時參加時報旅遊與紐觀局合辦的比賽,贏得了機票與住宿贊助,準備展開一場探險與採訪。在前一年,我剛把 Nikon F100 轉讓給有緣人,原因是數位相機使用次數大幅增加,底片拍攝變得不夠方便。但想到即將踏上紐西蘭,還是希望帶台底片機,留下不同於數位的回憶風味。於是,很幸運地接手了一台 F75,並加購了垂直手柄。這台相機陪伴了我四年,直到 2010 年轉手給另一位有緣人。到了 2022 年,我又接手了另一台 Nikon F100 並使用至現在。
補充資訊:影片中的作品有少數是 RICOH XR1000S 搭配 RICOH XR RIKENON 50mm f2 這顆鏡頭所拍攝,因之前底片掃描檔案的歸檔命名,只有使用日期沒有相機跟鏡頭型號,因此製作影片時誤混入,就不重新整理。
F75 是一台讓我非常滿意的底片單眼相機。相比 F100,雖然功能較陽春,但輕便的設計是它最大的優勢,機身僅重約 380 公克,即使加上垂直手柄,重量也大致和 F100 相當(F100 是鋁鎂合金機身)。雖然 F75 不太支援 Nikon 的老鏡(AI 鏡頭),但當時我的鏡頭都是 D 和 G 系列,完全符合個人的需求。目前二手市場仍能找到 F75,機身價格落在 2,900 至 4,500 台幣之間,加上 F 卡口的二手鏡頭也很便宜。例如當年炙手可熱的 24-70mm F2.8 鏡皇,如今只要一萬多台幣(是當年價格的五分之一)。因此,我會推薦這台相機給想體驗底片拍攝的朋友。
這次分享的作品是我在 2006 到 2010 年間,使用 Nikon F75 搭配 Kodak T-Max 400 黑白底片拍攝的。相機搭配了原廠 24mm F2.8、50mm F1.4D、70-300mm F/4-5.6G、24-120mm F4G ED VR 這幾顆鏡頭,之所以都用同款底片是因為我一次買太多,而這些底片中包含當時購買就已經過期的底片(期限是 2008 年),一路拍到 2024 年才用完。所以除非底片真的很便宜,以及確定拍的完,不然買夠用就好。我自己就有不少拍立得底片因過期而無法顯影,甚至漏墨。
攝影作品的呈現既主觀又客觀。主觀的是它展現了我們看世界的角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客觀的是觀看者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投射到作品中,產生不同的解讀。早期我就發現,自己喜歡的畫面未必能引起觀看者的共鳴,而能打動觀眾的作品,往往又不完全是我最有感觸的部分。這種現象讓我覺得很有趣,也喜歡觀察這類不同的解讀和認知。
除了畫面本身展現不同角度與面向外,攝影的過程更像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媒介。不僅是攝影,我認為所有的創作或娛樂活動都是自我溝通的方式。例如閱讀、聽音樂、寫作,這些過程中我也常體驗到類似的情感。這是我熱愛攝影的原因之一。同時,將自己的作品透過不同媒介與同好交流,又能帶來更深層的回饋。
說來有趣,這些作品早就想彙整了,但忙於工作一直沒有實現。近期剛離開一份投入多年的工作,在尋找下一份工作的空檔,終於開始實現這些多年來的想法。我也很期待未來有機會舉辦攝影展或出版實體攝影集,希望能逐步實現這些心願。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