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意慾蔓延閱讀版所舉行的線上讀書會活動,原本每計畫從六月份開始,每個月都會有個主題,讓大家一同討論,不過七月份主題還沒決定就是。我將我所張貼的文章,備份一份回自己的Blog上面。也歡迎對於閱讀有興趣的朋友,一同到閱讀版共襄盛舉。
--------------------------------------------------------------------------------

The Da Vinci Code 達文西密碼

在2004年達文西密碼中譯本發行時,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就閱讀了這一本驚悚的推理小說,老實說一開始看到封面跟書名時,我實在無法把它跟驚悚與推裡的情節聯想在一起。沒想到一開始閱讀,就深深的被書裡的劇情所吸引,書中涵蓋了宗教信仰、歷史、文藝、數學、密碼......等內容,這些看似完全不同領域且不太有關連的東西,在作者巧妙的結合之下,形成了緊張刺激的故事。

The Da Vinci Code -03

作者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把許多的文化知識彙整,編成一個他所想要的故事,當然這也引發了許多的爭議。包含宗教團體對於這一本書的抨擊,而歷史學者也出面反駁書中錯誤的地方。也因為這樣帶動了好幾本探索達文西密碼的書籍。而今年這部電影在全球陸續上映時,更引發了一些國家禁播的事件,而禁播的主要原因是『它違反史實並有詆毀宗教之嫌』。由於我的信仰與書裡提及的宗教無關,因此對我來說它只不過是一本小說,它的情節並不會影響到我對於歷史與宗教文化的認知,它只是帶給我閱讀上的樂趣而已。

在看完小說過了沒多久,就聽到這本書即將翻拍成電影。我還記得當時我看「National Treasure(國家寶藏)」時,就認為它的劇情跟達文西密碼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對於電影是相當期待的,原因是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機會去拜訪羅浮宮,以及書裡描繪的一些場景,因此我希望電影的推出,可以滿足我在這一方面的想像。

The Da Vinci Code -01

電影推出之前,就聽到坎城影評對於本片的評價極低,可以用「超爛」來總結。我對於影評總是半信半疑,每個人口味不同,而且我實在很厭惡看到滿是批評的文章。批評其實是件容易的事,寫出缺點很快,問題在於寫這些的人,真的懂些什麼嗎?我相信去看到每部片子的特點,才會對生命帶來喜悅跟快樂,於是我也跑去看啦!首映會的隔天,電影院裡真是人山人海,由此可見達文西密碼的影響力有多大,而影城周圍還有人在散發宗教方面的傳單哩!

=> 深入閱讀...

2006-07-12  -  duncan Email  -  2937  -  書的迷戀 - 讀者回應

這是我在意慾蔓延閱讀版所舉行的線上讀書會活動,原本每計畫從六月份開始,每個月都會有個主題,讓大家一同討論,不過七月份主題還沒決定就是。我將我所張貼的文章,備份一份回自己的Blog上面。也歡迎對於閱讀有興趣的朋友,一同到閱讀版共襄盛舉。

有鑑於這陣子達文西密碼所引發的一股熱潮,六月份的活動主題就是「說文論影—原著和電影之間」。

從1824年的視覺暫留原理開始,電影從早期的放映機,一直演變至今。如今電影已成了你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許多好的電影劇本,在電影發行之後,改編成了小說。而更多的潮流,則是因為先有了好的文學題材,才改編成劇本,拍成了一部電影。比方達文西密碼就是其中之一。

這一次,我們將討論有哪些電影文學或文學電影,讓人映象深刻,帶給大家不一樣的觀感與啟發。歡迎大家針對這個主題,來相互討論。我們可以從比較的角度、分析的角度、感想的角度、討論的角度... ...等不同的面向,來加入討論。主題並不侷限於某個電影文學,討論的方式也可以天馬行空,自由發揮,暢所欲言。

最後,期盼大家踴躍支持閱讀版的活動,有了各位的支持,我們才得以成長與茁壯。

P.S.
有關電影與原著的清單參考資料

因為身為版主,所以應該要拋磚引玉一下~

在大多數的情形之下,我很少是先看過了電影,然後又回頭去看原著小說的。近幾年來好的文學著作增加,這些好書往往得到片場、製片、導演或編劇的喜愛,然後有機會搬上大螢幕,讓更多的人得以接觸到這些雋永的作品。當然能搬上大螢幕,通常會考量到它所能帶來的商業價值,也因為如此在題材的選擇,亦或是編劇的改寫,通常都以能迎合大眾的口味為主導。早期的電影文學,都是以流傳已久的文學作品為主,比方說:「基度山恩仇錄」、「孤雛淚」... ...等。而有一個時期則以科幻著作為主,近年的魔戒,好幾年前的侏羅紀公園都是這一方面的代表作。至於人文紀實或是人物傳記,一直都是電影界喜愛的題材,像是「美麗境界」就是其中之一。另一種近年流行的主題,就是童書,像哈力波特將會拍完七集,而納尼亞傳奇在去年也重新拍攝,又呈現在大家面前,而納尼亞也分別有七個故事哩!

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前面提到我少有先看過電影,又想補看原著的情況,但其中有幾部電影,引起了我的共鳴,讓我在看完電影之後,又回頭來閱讀原著。最早期的是獵殺紅色十月號(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作者是湯姆.克蘭西。我猜我看這部電影離現在應該有... ...十五年的時間了吧!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的著作翻拍成了多部的電影(十部以上),包含了冷血悍將(Without Remorse)、愛國者遊戲(Patriot Games)、克里姆林宮的樞機主教(The Cardinal of the Kremlin)、迫切的危機(Clear and Present Danger)、恐懼的總和(The sum of All Fears)......等等。獵殺紅色十月號是由史恩康納萊跟亞歷鮑德溫領銜主演,片長兩個多小時,在當時算是很先進的潛艇軍事片。由於對於當時各類的潛艇與編號很有興趣,於是我在學校圖書館借了這本厚厚的小說,整整看了兩遍,實在是愛不釋手。

在看過電影之後,對於人物的想像,很容易與飾演該角色的明星合在一起。有些軍事片或科幻片的場景,往往因為沒有相關的經驗,而無法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畫面,在透過電影的勾勒與描述之後,回過頭再來看原著,就能夠架構出書裡的場景。當然也有例外的狀況,那就是有些電影拍的太差,反而扼殺了讀者的想像力跟空間。比方說我們每次看金庸的小說搬上大螢幕,往往都很難接受一樣。電影裡為了將劇情濃縮到兩小時左右,不可避免的需要去蕪存菁,或重新編寫劇情。在這一部片中,改編的狀況不多,但還是閱讀原著有較多的樂趣。

High Fidelity-07

另外有兩部電影也是相同的狀況,這兩部電影分別是失戀排行榜(High Fidelity)非關男孩(About a Boy),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原著的作者都是尼克.宏比(Nick Hornby)。我也是先看電影,才發現有原著的翻譯小說。兩部片都有著自我諷刺的意味,主角都是中年男子。

=> 深入閱讀...

2006-07-12  -  duncan Email  -  2895  -  書的迷戀 - 讀者回應

部落客圓夢計劃,搖旗吶喊!
繼「日本曙光號」、「紐西蘭金剛大使」、「東京巨蛋看世棒」、「吳哥窟和平飯店」等活動之後,最近博客來書店時報旅遊又合辦了一個送部落客去旅遊的活動。參加這活動很簡單,只要先在博客來書店挑選一本書籍(不用購買),然後在時報旅遊的精選行程表上挑選一個與書本有關的行程,然後發表一篇行程特色的敘述文章,邀請親朋好友來助陣,就可以參加啦!(7/12截止,詳細辦法請參考活動網站)

這一次活動在最後階段裡,將會選出三位得獎者,這三位將可以免費出國一圓旅遊的夢想。原本我也很想參加「志在必得賞」,不過時間上無法配合,加上我還有一大堆紐西蘭的文章沒有產出,想想還是當個搖旗吶喊者好了。

在看過目前所有參賽名單的資料之後,我把我的支持票投給水瓶子。一方面我對於倫敦很有興趣,另一方面我常逛城市旅行,我想這是一定要支持一下的啦!

對於旅遊有興趣的人,千萬別錯過了這樣的活動。

2006-07-06  -  duncan Email  -  1577  -  影像日記 - 回應(2)

這是我第一次擔任旅遊講座的主講,儘管之前也擔任過研討會的主講,但在得知要負責紐西蘭旅遊講座的那一刻,真的感到一股莫名的恐慌。我心裡在思考,如果遊記大部分的行程已經文字化,那麼人跟人面對面時,到底應該分享些什麼呢?

paper8-01

於是在講座前兩週,每天晚上我幾乎都會夢到我在進行講座,而講座大綱,是依夢裡的情境慢慢成形的。在剛開始我對於講座的內容感到很模糊,我只知道一個主題-「當先生尋奇記」,但對於要怎麼進行其實一點概念都沒有。

paper8-02

之後我慢慢回想起這一次去紐西蘭的起源,包含看到紐觀局與時報旅遊舉辦金剛大使的徵選活動,然後參加比賽時的整個過程,最後幸運獲得到紐西蘭旅遊探險的機會。在這段過程裡,其實我從未踏足過紐西蘭,對於紐西蘭的理解,也僅止於一封分享的Email,為了提出行程的企畫,資料蒐集了兩個多星期。

paper8-03

我想之所以能幸運獲得這次旅遊的機會,跟提出的企畫與事前的準備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我想將資料蒐集的方式與心得作為主軸,然後延伸到實地旅遊所遭遇的狀況,來作為這一次講座的內容。

paper8-04

=> 深入閱讀...

2006-07-04  -  duncan Email  -  3818  -  影像日記, 演講活動 - 回應(3)

離開Hamilton Gardens時,又下起了一陣大雨。在黑暗的鄉間道路上,一路摸索回Hamilton市中心。Hamilton最熱鬧的就是Victoria St.,街道上有好幾間的酒吧跟餐廳,幾乎間間客滿。紐西蘭人很熱衷橄欖球活動,這時候恰巧有比賽,每間酒吧都擠滿了看球的球迷。

我先開車回飯店,沒想到車庫都已經客滿了。櫃臺的小姐負責幫我泊車,沒想到隔天還得附15塊紐幣的停車費,真的不便宜哩!今天的氣候不太穩定,不過幸運的是每次我下車活動時都沒雨,一直到我開車上路時才下雨。為了怕晚上又下雨,加上只是要去用餐,所以我只帶了小黑(Fujifilm NATURA BLACK F1.9)出門。

Victoria街上有很多間餐廳可以選擇,除了有泰式餐廳外,我還看到了中華酒家。方才在回飯店的路上,我看到了一間Lone Star,外觀看起來實在是非常炫,加上裡面擠滿了人,於是我決定到這一間餐廳用餐。

paper8-01

Lone Star Cafe & Bar

Addess: 185 Victoria Street, Hamilton, New Zealand
Phone: (07) 839 3005
Fax: (07) 839 3002
Email: hamilton@lonestar.co.nz

Lone Star是百分百的紐西蘭風味餐廳,一踏進餐廳門口,就可以感受到整間餐廳的活力十足。有位服務生看到我們進入餐廳,就馬上過來招呼我們。跟昨天相同,餐廳都已經客滿,如果要用餐,得等上個半小時,服務生告訴我們可以先到吧台區點個飲料。

paper8-02

這間餐廳非常大,裡面劃分成兩邊,右邊是用餐區,而左邊則是吧台區。我到吧台點了杯生啤酒,這裡啤酒的價錢較高,這晚我點了兩種,一杯紐幣五塊半,另一杯則是紐幣六塊。等待的時間裡,後續還有更多人要來用餐,看到很多人排在我後面,我的心情就很愉快,哈~吧台區的牆上掛滿了照片,我發現到李小龍的照片哩!

paper8-03

在Hamilton比較少看到華人的面孔,我心裡不禁擔心這邊會不會有種族歧視的問題,因為紐澳區都曾發生過排華事件。在餐廳裡,酒酣耳熱之際,加上一些瘋狂的球迷,天啊!真不敢想像會不會有什麼不愉快的事件發生。不過,事後證明我想太多了,大家都沈醉在自己的休閒時光裡,不太有人會去注意到其他人在幹嘛!除了我之外~自助遊有時候難免會有些風險,之前在美國時遇上了不愉快的事件,這一趟在紐西蘭也發生過兩次白目事件,還好都只是小小的狀況而已。

頁數: 1 2 3 4

2006-06-16  -  duncan Email  -  11306  -  浮雲遊子 - 讀者回應

<<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