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紐西蘭帶回來的Manuka Honey很甜,我看外國人都把它當糖果來吃,就是用湯匙挖一下,然後塞進嘴巴裡。
我把它拿來泡成蜂蜜水之後,口味一直都怪怪的,後來我不知道怎麼了,把它跟咖啡加在一起。
噁~蜂蜜配黑咖啡,味道超級怪... ...
後來我不死心,把咖啡、牛奶跟蜂蜜加在一起,天啊!真是超級美味,變的很像焦糖拿鐵,很奇怪只不過配上個牛奶,味道就差這麼多了。
繼咖啡配可樂之後,這是個成功的案例。
P.S.
我在紐西蘭看到的蜂蜜,大部分都是濃稠狀,我還沒看過蛋清狀的蜂蜜哩!不過紐西蘭有很多加工蜂蜜,就是跟巧克力啦!或是KIWI混合在一起的,不過那個顏色就更濃了。
我買的這個Manuka Honey是紐西蘭著名的蜂蜜,這是蜜蜂從Manuka灌木樹(紐西蘭獨有的茶樹)開的花所採回來的蜜,它含有UMF(Unique Manuka Factor),UMF是一種抗菌因子,所以這蜂蜜具有殺菌以及某些醫療的功用。
不過並不是每一種Manuka灌木都含有Active Manuka的因子(活性因子),所以有一個標準認證,蜂蜜完成之後會檢驗UMF的高低,產品會有 5+ 10+ 15+ 20+ ......等的符號,數字越高的價格也越高,我買的這個一瓶約台幣兩百塊,沒有任何+,哇哈哈~
這個直接吃的口感,很像融化的太妃糖,很甜~
Sky Tower就在Victoria street跟Federal Street的交叉口,它不單只是奧克蘭的地標,它還是南半球最高的摩天塔(328公尺)。它的建造過程較為特別,是利用特殊的起重機,在天空塔內逐步的升高,啟吊建材所建構完成。整個塔由正中央直徑十二米的豎井來支撐,而塔體利用八條鋼筋水泥構成的塔腳,分散建築應力的負荷,塔腳的地基深入地底十五公尺。而這一棟鋼筋水泥塔歷時兩年九個月完工,它比雪梨的AMP塔、巴黎的艾菲爾鐵塔都還高。
在Sky City的一樓有個i-SITE,而入口處有個售票處,原本我以為要進入天空塔是在這裡買票,結果一群人聚在旁邊排隊,服務人員一個一個跟我們說,售票處在樓下。原來排隊的這一群人跟我一樣,都是頭次來訪的遊客。
從旁邊的手扶梯往地下樓層前進,整個地下室是個紀念品販售中心,這裡販賣的商品很多,包含All Black(黑衫軍-紐西蘭國家橄欖球隊)的週邊商品,從帽子、衣服、玩偶... ...琳瑯滿目讓我看的眼花撩亂。另外有很多明信片,我在這邊買了幾張明信片跟郵票,原本打算晚上寫一寫隔天要寄回台灣,結果照片轉檔花了太多時間,一直拖到離開威靈頓那天,才由好心的櫃臺小姐幫我拿去郵局寄送。我看到一個All Black的毛線帽,本來一直想買,但怕這邊太貴,想說參考幾家的售價再決定,沒想到後來再也沒看到All Black的周邊商品。所以在這裡有看到喜歡的,就趕緊買吧!
天空塔的遊覽分成Main Observation 186m與Sky Deck 220m兩種,如果只買Main Observation 186m的票是18塊紐幣,若連同Sky Deck 220m一起參觀,則是21塊紐幣。這時候機場拿到的Jasons 「Auckland Your Free Visitor Guide With Maps」就可以派上用場了,裡面有10%的折價券,可以省下42塊台幣,不過我放在旅館裡忘了帶出來。我看到其他旅客人手一張折價券,心裡真是#$%︿......真想跑到一樓的i-SITE再拿個一本,但看到後面排隊的人潮,還是打消了念頭。
天空塔除了觀景台的瀏覽之外,還有更刺激的Vertigo Climb與Skyjump。參加這兩種活動需要事先預約,同時也需要換裝,另外不能攜帶個人的物品,預約的方式可以透過網站或是免費電話。Vertigo Climb會有導遊帶領,需手腳並用攀登到270米高的凌霄觀景層,到達觀景台時會由安全繩索扣住,然後在塔的外沿觀看整個奧克蘭市區。至於Skyjump則是到192米高的彈跳平台,以75km的時速往下跳,整個時間大約是16秒,這應該很像在演The Matrix吧!我記得裡面 Neo一開始學習在虛擬世界飛的時候,跟這場景很像。
Vertigo Climb成人的費用是145塊紐幣,Skyjump的費用則是195塊紐幣。我對於Vertigo Climb很有興趣,但是預算不夠加上沒有事先預約,所以來不及參加。詳細的注意事項、限制、預約與營業時間請參考官方網站。
天空塔除了主觀景台(186m)跟摩天台(220m)之外,主要還有Sky Lounge(摩天咖啡館,182m)、Orbit(旋轉餐廳,190m)、The observatory(天景自助餐廳,194m)三個觀景餐廳。原本飯店裡的Jennfer建議我到旋轉餐廳用餐,後來預約不到位置,所以就沒辦法邊用餐邊觀賞奧克蘭市的夜景。在Skycity的網站上都可以直接預約,同時可以看到Sample Menu跟用餐價位。Jasons那本旅遊手冊又可以在這裡派上用場,它提供兩個人的Wine招待券,每人一杯。
到達Main Observation的時候,剛好是夕陽西下的時刻,一開始映入眼簾的就是街上的那個Sky Screamer Bungy,跟Skyjump相比較之下,那個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主觀景台的人潮一陣一陣的,但是並不顯的擁擠。參觀的遊客人手一台相機,大家都拼命的捕捉這一刻的美景。
奧克蘭是紐西蘭第一大的都市,在1840年時,Captain William Hobson宣布它是紐西蘭的首都,一直到1865年時為了平衡南北島的發展,才將首都遷移到北島南端的威靈頓。奧克蘭有著「帆船之都」的稱號,也有人稱它為「女王城」。對於居住在奧克蘭以外的居民來說,他們常說奧克蘭的人腦子裡只想著三個B,這三個B就是Beaches(海灘)、Boats(船)、Barbecues(烤肉)。
紐西蘭是個島國,全境許多都市都環海,因為地形特殊也有很多的海灣,所以到處都看的到帆船。我從旅遊網站上看到的數據,平均每三個人就擁有一艘自己的帆船或遊艇,可見船的數量有多驚人。而這一趟旅程裡,不管在那個都市,沿途都可以看到轎車或卡車,後面拖著一條比車子還大的船在路上跑,那情景看起來既特殊又新鮮。
奧克蘭被稱為「帆船之都」是有原因的,奧克蘭人喜愛帆船,不論大人或小孩對於這項海上活動非常熱衷,所以在奧克蘭可以看到許多的帆船停駐在港邊,這也是它成為帆船之都的由來。另外紐西蘭在1999-2000與2002-2003年主辦美國杯帆船賽,這個船賽每三年舉行一次,因為這邊主辦了兩屆的比賽,參賽的選手大部分都長期待在這裡進行移地訓練,連帶的這些運動選手也帶動了Viaduct Basin的興起與繁榮。
從飯店出發時已經快五點,我住的Duxton Hotel Auckland位在Greys Avenue,從這裡走到Queen St.不到五分鐘,我沿著Greys Avenue漫步往前進,準備探索這個熱鬧的都市。在紐西蘭大部分的商店營業時間是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半,奧克蘭也不例外,不過因為它是最大的都市,所以在某些區域裡,夜生活相當的熱鬧。
在市中心旅遊可以選擇搭Link Bus、自行開車亦或是用散步的方式。在這裡有周遊卷可以選擇,它可以搭Link Bus、一般公車或是某些渡輪,周遊卷的詳細資訊與購買可以到i-Site詢問。自行開車的部分,在市中心裡停車不太容易,而當地警察對於違規的取締又相當的勤勞,所以為了避免找不到車位的窘境,可以選擇其他兩種方式。我居住的地區就在市中心,所以我選擇用散步的方式來探索這個城市的風華。
羅托魯瓦最著名的就是地熱與溫泉,當然還有著名的毛利文化村。
這一組照片的色調是我自己很喜歡的Style,照片都還沒整理過,所以有幾張水平線是歪斜的。
18-200 Vr 這顆鏡頭是很好的旅遊鏡,走了十一天,它一直都扮演著最佳的伙伴,兩萬四千八真的很有價值。
每一個人都有他對於攝影的定義,我喜歡不做作的照片,真實的紀錄下我所體驗或看到的東西,不管是人們的悲歡喜樂,或是大自然的各種變化,我希望別人也會喜歡我所拍出來的照片。
我自己很喜歡這一組照片,整整花了四個半小時,才走完這一段路。東加里羅國家公園有許多的登山步道,步道的長短從二十分鐘的路線到八小時的路線都有。可惜看火山口或火山湖的路線一定要六小時以上,所以這一趟沒有機會看到火山的盛景。
這一條路線最有名的就是那個瀑布,它位在一個不太像是會有瀑布的地方,超級壯觀。整條路線非常曲折,大致上分為三種景觀,走了半天下來身體雖然很疲累,感覺卻很舒服。途中遇上的陌生旅客都會互相打招呼,有個老伯伯問我瀑布還要多遠,結果我一直沒聽懂,然後跟他回答說我已經走了四個小時了,真的是雞同鴨講。
光是這個國家公園就可以待上兩、三天了,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度拜訪這裡。
世界這麼大,而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看遍每一個角落。還好網路與媒體這麼發達,雖然不能親臨,但透過這些媒體,我們也能經歷那樣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