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依著2號公路從Wellington(威靈頓)前往Napier(內皮爾)的,而這也是這趟旅途中最漫長的一段路程。在Jasons的Free Maps版本中,稱2號公路為Wine Trail,這一整條公路盛產葡萄,因此葡萄酒就成為這邊重要的經濟產業,其中又以Hawke's Bay(霍克斯灣)周圍的城鎮最為著名。這邊所生產的Chardonnay, Cabernet Sauvignon與Merlot相當有名,在台灣不太容易買到紐西蘭所生產的葡萄酒,有機會到此旅遊的話,千萬別錯過了這個盛產美酒的區域。
Napier位在北島東岸的Hawke's Bay(霍克斯灣),除了盛產葡萄酒之外,它的裝飾藝術也聞名全紐西蘭。在Cambridge(劍橋)拜訪農莊的時候,農莊的主人Ken曾經告訴我們說:「Napier是個很漂亮的地方。」
當時他說一般遊客在北島中部旅遊時,都是以金三角的行程為主,所謂的金三角是指Hamilton(漢密爾頓)、Rotorua(羅托魯瓦)、Taupo(陶波)這三個地方,剛好三個地方成為一個三角形。如果沒安排到Napier實在是非常可惜。
Napier的裝飾藝術(Art Deco)之所以名聞全國,這還是拜1931年的大地震所賜。這場地震的規模高達芮氏地震儀7.9級,整個Napier被夷為平地,在重建家園的同時,也開始了裝飾藝術的發展,因此在Napier的市中心裡,可以看到許多各有特色的建築物。
原先我的行程規劃是參訪Martinborough酒莊,在Napier的i-SITE取得當地的地圖與旅遊資訊之後,我決定拜訪Mission Winery與Church Road Winery。當地的酒莊除了葡萄酒的試酒之外,一般都有午餐與晚餐可供遊客選擇。除此之外也有葡萄酒生產過程的導覽服務,不過這些都需要事先預約。抵達的當天晚上,原本想到Mission Winery用餐,結果已經被一場婚宴給包下來,所以改預約了隔天的Church Road Winery的午餐。
酒莊裡的套餐跟一般的餐廳有什麼不同嗎?Church Road Winery所提供的餐點相當的精緻美味,每一項主餐在Menu上,都有建議搭配的葡萄酒,當然搭配的葡萄酒就是Church Road自家所生產的美酒,而這也是在酒莊裡用餐最特別的地方。在還沒用餐之前,還可以參加試酒的活動,一般在入口處都會標註今日試酒的種類,在服務人員的詳細解說之下,遊客可以恣意品嚐不同葡萄酒的口感與特性。
從紐西蘭回來之後,在出發前一天的那一場感冒,累積在回國後一起爆發,這應該要怪我旅途中喝了太多冰啤酒,所以才會讓感冒拖了這長的時間。說到感冒這件事,昨天帶我媽去看醫生時,順便也掛了號,那個負責掛號的小姐還跟我媽說:「這次換你弟弟帶你來啊!」當那小姐知道我是兒子的時候,頻頻跟我道歉。呃~不道歉沒事,越道歉越感到很窘,看來我真的該檢討了。不過我媽聽了之後應該是蠻高興的,哈哈~
回來的這幾天忙著整理照片,先是將十六卷底片送洗,接著又將數位相機拍攝的照片加以分類,並選出要沖洗的照片送洗。這一趟行程一共拍了四千七百多張照片,最後洗了七百五十八張出來。旅途中的每一天晚上,為了相片的轉檔,平均都得花上兩個小時,由於行程非常緊湊到了晚上已經很疲勞了,所以轉檔完之後並沒有進行細項分類。等到回國之後,一次要處理四台相機所拍攝的照片,光是分清楚哪裡是哪裡,就花了三天的時間。這讓我再次體驗到「今日事,今日畢」的重要性啊!
這一次的金剛探險之旅之所以能順利的完成,要感謝時報旅遊以及紐西蘭旅遊觀光局的大力協助,在許多朋友的幫助之下,讓我有驚無險的完成了這一趟的任務。在享受了山川壯麗的景色之後,接下來也該盡我的義務,來跟大家分享這一趟的文化衝擊與所見所聞。我的行程集中在北島,勉強的說可以算是環北島之旅,事實上並不是沿著海岸線來前進,而是以北島的山線公路為主要的路徑。
這是最後一天的行程,排的滿滿的任務加上一千八百公里的里程,過了這一晚,終將劃上句點。
1.房間望出去的天空之塔
這時還在下著大雨,我居住的飯店是在海灣的另一邊,遠遠望過去,總有點不太真切的感覺。
2.飄著毛毛細雨的清晨
我居住的這一帶,就這一棟飯店最高,周圍兩公里,望出去都是矮矮的平房。
這一帶正在飄雨,而海灣的另一邊卻出著大太陽,感覺很有趣。
3.酒吧一條街
在大陸出差時,總聽到當地人說XX一條街,比如說都是賣家具的就叫做家具一條街,都是開酒吧的就稱為酒吧一條街。
我很喜歡畫面裡面那個海泥根的大傘棚,如果家門口也能來個兩把就太好了。
4.夕陽西下
回來的路上才知道,只要我再多走過去一點,就可以拍到一整片的帆船盛景,
偏偏當天下著雨,我又跟餐廳預約了六點半的位子,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可惜。
很多的畫面都只有一次機會,沒有把握到,就只能在心裡懷念了。
旅遊書籍上介紹說:
威靈頓雖然是紐西蘭的首都,但及不上奧克蘭的現代化與繁榮。
但身處在這一個城市裡,卻感受到濃厚的英國味。
不論是城市裡的建築,還是街道上的電車,都透露出這個凝斂都市的內涵。
在威靈頓待的時間比較充裕,加上入住豪華的出租公寓,
緊密的行程總算多了一些些悠閒的味道。
在參觀完蒂帕帕博物館(Te Papa)之後,
沿著海灣步道記錄下我所看到的城市畫面。
1.威靈頓的海灣
相較於昨晚拍攝的海灣夜景,白天的威靈頓看起來更有活力。
除了下雨天之外,天空永遠是藍天與白雲的劇場。
2.沿海步道
沿海步道是威靈頓市民重要的休閒場所,
不管是不是工作天,全天都可以看到在這邊慢跑的市民。
畫面裡兩對慢跑的路人剛好交錯而過,感覺很有趣。
3.沿海步道
奧克蘭有帆船之都的美名,但在威靈頓也有許多的水上活動。
紐西蘭的氣候在秋冬季素有晴時多雲偶陣雨的特質,
晴朗的午後似乎開始有變天的跡象。
4.閱讀的時光
我在灣邊發呆的時候,有一位老太太突然在旁邊不遠的座位坐了下來。
接著就看她掏出了一本書,開始閱讀。
城裡的步調有著都市的特質,但相隔不到一百公尺外的海灣,卻有著緩慢的生活節奏。
紐西蘭人很喜歡曬太陽,一遇到晴朗的天氣,
就會看到三三兩兩的人們,在戶外享受著大自然的洗禮。
畫面前方那兩個椅背,被我拍起來還真是不協調啊!
5.棉花糖的天空
我很喜歡這個天空的層次感,雖然沒有很藍,
但很像小時候吃的棉花糖,一層接著一層... ...
6.圓形的標物
整個步道都用著圓形的標物來妝點著,我們可以坐在這個圓圓的東西上面,感覺很好玩。
至於小朋友們,則把這個拿來當跳馬。
我覺得它很像哈利波特書裡面,那個魁地奇球賽的金探子。
7.直昇機升空
紐西蘭許多地方都有直昇機旅遊的服務。
在威靈頓這邊,只要花上四千五百塊,
就可以遨遊在一千五百英尺高的天空上,
不過只能飛半小時就是。
要是預算許可,我還真想坐上飛機,從空中拍拍這個優美的都市。
8.山頂風光
紐西蘭人對於橄欖球非常狂熱,橄欖球的賽季從二月到十月,比許多的運動賽事還長。
每一所學校都會有很大的足球場,有時候似乎比學校的建築物還大上三倍。
威靈頓的山頂上,有個很大的公園,從纜車搭車處望出去,可以一覽整個海灣的風光。
對面的山頂也有個一樣的觀覽勝地,可惜時間不夠,不然可以同時欣賞兩地的風光。
在山上待了兩個小時,為了晚餐沒拍到夜景,有點可惜~
作詞:姚若龍 作曲:Jin Nakamura 編曲:呂紹淳/林岑芳
有夢的白鴿 飛過最深愛的屋頂 有片羽毛飄在風裏
暖和的南方 距離現在有幾公里 抵達以前都是謎
*一個人踏上 不能攜帶地圖的旅行
開始太過好奇 忘了還有恐懼
然後路變曲折 夜變漫長 到不了也回不去
#堅持著 不聽別人 甚至自己的懷疑
終於來到 寬得能狂奔的草地
有人誇我勇敢 一直都在微笑的我 忽然留下淚滴
△總相信直覺 我越過原野 沒到過的世界 都好想去發現
就相信直覺 不在乎多遠 冬天的海邊 讓流星特別的美
你抬頭看我一眼 有種願望會實現的感覺
白色的浮雲 本來好像會是冷雨 原來隱藏一種覺醒
藍色的晴空 被雲掃過後更透明 我的勇氣萬里無雲
Repeat *,#
總相信直覺 我越過原野 沒到過的世界 都好想去發現
就相信直覺 不在乎多遠 冬天的海邊 讓流星特別的美
你抬頭看我一眼 看到心的最裏面
Repeat △
彩色的前方 好像有埋伏的驚喜 我的微笑萬里無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