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歲末年終的時刻,前兩天看到新聞在報導哪間公司的年終獎金高達十個月之類的,心裡就很羨慕,哈~有時候我都會思考,我們工作也沒比別人偷懶,也花費了很多的時間跟精力在工作上,為什麼收入無法像電視上報導的一樣呢?
今早要出門時,聽蔡詩萍的節目裡說到,今天經濟日報第五版Jack Welch(傑克‧威爾許)有兩篇專欄很值得閱讀,拜網路資訊之賜,一進辦公室就馬上查到詳細的資料。由於是在聯合新聞網查詢到的,所以用「Furl It」Copy了一份下來,在文末也用轉載的方式,以免過了一個月後,這兩篇專欄文章就查不到了。
由於專欄裡提到的兩件事我都遇過,因此帶給我的啟發也特別深。以前我總認為公司差沒關係,只要遇上一群好同事,也幸運的碰到了好主管,那這一份工作對我來說就是OK的,所以之前在Arcnet服務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情形。而之後在其他家公司服務而又離職,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人的管理上面。我遭遇的狀況跟文章內的有一點點差異,就是我的主管大部分都已經是老闆,所以不管怎麼做他都不會離職的,而我在公司裡也不會有機會爬到那個位置,哈哈哈~
每到年終時我大部分都會檢視一下一年來執行的專案跟工作的成效有哪些,而哪些部分是可以作為下一個年度的參考,順便擬定一下年度計畫表。Outlook的行事曆其實是一個很好用的記事系統,它本身是行事曆的格式,但又擁有搜尋與排序的特性,因此分析一整年的行事曆,可以看出很多端倪。
每個人對於AP都有不同使用的方式與觀點,就像每一個人對於Blog使用的方式都不一樣,我看到今年部落格大獎的評語裡有這兩段話:
『「部落格」雖在2002年即有團體引進台灣,然事隔兩三年後。才在今年因為媒體的介紹而逐漸獲得重視。或許是因為在象徵性的「元年」之初,使用者還停留在熟悉部落格的基本操作、簡易的「版面化妝」和「外掛機能」的調整工程之氛圍中。對於擅用工具來蘊生部落生態圈的多樣化,進而創造出迥異於以往的網路表現,都還仍相當的貧乏。例如運用地理空間資訊技術,將部落格和社交網路躉集於單一之介面呈現,或是透過標準交換機制,讓散佈在各地的群組力量架構起共有之部落格空間等,至少,在報名參賽的部落格之中,我們還無法看見能讓評審舉手驚呼的具體做法。』
『部落格究竟可以和生活做怎麼樣的結合?可以應用在生活的那些層面?從這次參賽的部落格中,看到絕大部份的部落格還是停留在日誌、遊記、貼圖的運作模式,事實上,只要更用心的經營,部落格不但是一個方便溝通的管道,更可以成為知識管理中心,甚或是投資理財的工具!然而,如何做到導入商業模式,卻又不失部落格原本分享互動的本質,是成功最重要的關鍵。』
有一部份的觀點我蠻贊同的,在Outlook上面也有類似的狀況,有些時候我們都覺得日常瑣碎的事情很多,往往瓜分了我們完整執行一個專案的時間性跟連續性,但卻又不知道瑣碎的狀況是如何造成的,而又有什麼方法可以來改善這個狀況?
還沒來京都之前,在蔡惠美的「經典京都」這本書上面看到清水寺的介紹,就已經喜歡上這個地方,所以這趟來京都,這算是我心裡面最期待的一件事了。
從護國神社準備前往公車站牌的這一段路,路旁都是古色古香的民房,有濃厚的京都味,這不禁讓我想起小時候居住的屋子,也是傳統的日式房舍,只不過細節已經模糊,只能記起大概的輪廓。
這邊的人行道總是小小的,與我們這邊最大的不同點,在日本的自行車是跟行人一起使用人行道,行走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叮噹叮噹的鈴聲,因為腳踏車正大聲的廣播著:「借過~借過~」。所以我在拍照前,都得先確認一下後頭有沒自行車出沒。
這裡的公車站牌很有趣,上面有可愛的號誌,標示著各路公車現在的地點。我是搭乘202號公車前往清水寺的。黃色的公車標誌表示車子目前正在前一、二、三站。等車的時候剛好是正午,整條路線還蠻塞的,平均一個站牌到下個站牌大約要四到八分鐘的時間。
在這邊搭公車很方便,標示也很清楚。我想這對於觀光非常有幫助,如果我們的公車也能做到這樣,那來台灣觀光的外國人應該會多很多吧!我一直覺得台灣很適合發展觀光產業哩!
出發前我就已經預計這一趟要吃到大阪燒,結果上午出門時同學告訴我清水寺那一代的清水燒很有名,要我別錯過了。我還跟他說:「我一定會記得去吃清水燒的。」話才說完大家都愣住了。
原來清水燒跟大阪燒不一樣,清水燒是瓷器根本就不是拿來吃的,哈~要前往五條阪時看到旅遊書上介紹的清水燒名店-京都陶瓷器會館,看起來的確是名店,因為光是店面的佈置跟裝潢就比五條阪路旁的商店來的精緻與氣派。
店內服務的小姐人很好,非常的客氣。我在裡面只挑了兩樣紀念品,因為喜歡的不是太大,不然就是價格太高我買不起,最後意思意思買了兩樣東西回來,小小的東西都超過台幣五百塊哩!後來又到了其他店裡面閒晃,發現價錢其實都差不多,名店的包裝比較講究還有附一張保證書哩!
這個夢工房是讓遊客體驗藝妓的裝扮,畫面裡面那四位阿媽剛打扮完,正準備開始體驗藝妓的感覺哩!至於那個阿公正準備要幫她們拍照哩!
看到沙發版上的一篇討論,讓我想起很多事。
前一陣子我們家有個小朋友在學校常被同學欺負,他現在念小二,我都忘了我小二時候的樣子了,不過那時候我也常被欺負,哈哈~
家裡的大人們面對這種狀況,不知道該怎麼來解決才好。
一、去學校報告老師,蠻好笑的~報告老師,我家小朋友一直被那個某某某欺負,你看你看,嘴角破了個洞,就是某某某用的~
二、去學校找那個學生出氣(舉雙手贊成),又會被說是大欺小,搞不好嚴重點變成雙方家長打起來。
三、鼓勵他加入幫派,目前好像不收小二生吧!現在最低也要小六生以上才收。
四、心理輔導,告訴他...那一切都是幻覺...(世界就是這樣,你認命點吧!!這不過是個縮影而已,你長大會遇上更大條的)
這些好像都不適合,最後決定跟我一樣,從小就給我們去練武啦!!於是準備送到我們自己的道館裡好好改造一下。
這年頭感覺很像活在武俠的世界裡,很多東西根本是武俠小說裡的情節。
最近週末晚上若晚點下班,經過忠明南路要回家時,總是會遇上飆車族。一群人喲和著一群人,不斷的蛇行穿梭在馬路上,完全無視於我們的存在。更有趣的是警局就在旁邊,警察們站在門口聊天,看到這現象也習以為常了。其實我也沒資格說什麼,以前我也都在路上鑽過來穿過去,差一點被抓去剃光頭,哈~剃光頭這招挺有效的,大家都覺得蠻丟臉的,因為遜腳才會被條子抓到,哇哈哈~現在自己離開了那時代,卻胳膊往外彎,希望警察們能多努力一點,讓大家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狀態下。
我第一年工作時,處理到一個標案,因為年紀輕不懂事,人家放話要我們棄標,我聽不懂,結果得罪了某個老大,隔天就拿槍來我們公司砸東西了,公司沒人敢報警,後來也是請另一位老大去協調,我還花了六萬塊當紅包,意思意思一下~之後我就不再處理標案的事情了。還記得那時候有個白目同事說,你不是練武嗎?幹嘛不制伏他。他以為我是義和團,可以擋子彈啊!!擋花生米還差不多~
之後第二份工作,半夜三點多下班,被飆車族拿鐵棒打,整整一週不能躺平。雖然也還手了,但感覺就是很不好。
去年我爸跟我們說他出車禍受傷,後來才知道他是被飆車族打,回來不敢說,是我們覺得很離譜不斷追問之下才問出來的。
感覺現在治安真的不是很好,還需要政府跟我們努力的改善啊!
我對於這些事情的想法,是能夠越低調越柔軟最好。有些時候只因為超車的紛爭,就演變成開槍事件,現在連高中生都弄得到槍,那不是很恐怖嗎!然後動不動就砍來打過去,人很脆弱,往往都是一擊就會失去生命,所以能夠避免自己被攻擊,也避免自己無心反擊別人,這才是真正困難的地方。
對於這些狀況,我還是建議大家能學點武術。反正真的就像武俠世界一樣,學一點能夠適當的反應,也不是壞事。
學武最主要的地方,是教我們放鬆跟鎮定,能夠從容的面對一些棘手的問題,同時也教我們將姿態放低。
不過跟小說裡不一樣的是,練習這些很辛苦,想要有一點心得跟體會,往往沒有個三、五年,是辦不到的。我自己練了十年以上,才發現我只不過剛入門而已,哈~
那練習這個不是緩不濟急嗎?除非你現在每天被人欺負,要不然練這些永遠都不嫌遲的。
P.S.
我的感想:「當你不知道對方是誰,就別輕舉妄動。你永遠不會知道你面對的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有興趣想練國術、合氣道或是想讓小朋友練練兒童功夫班的,可以參考一下這個網站。我們的老師群看起來都是正常人,哈哈哈~
用Flickr有一段時間了,慢慢習慣上面社群互動的方式,雖然我還是習慣當潛水族,但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世界。
記得有一次跟Peter還有Tina在聊天,當時聊到了雜誌封面拍攝的狀況,Peter說他喜歡國外雜誌上面所透出來的味道。
我發現每個人拍攝出來的東西,都會有某一種味道。有時候我們看到類似的感覺,都會想到那個人。
像我看到電影「如果‧愛」的畫面時,就會想到那個好像Peter的味道啊!很可惜在意慾的封面上,現在看不到每月的特輯了。
前幾天在MSN上跟一位法國人討論到拍照的風格,也聊到了些有趣的事,他很羨慕我們這邊有這麼多的美女可拍,哈哈~因為我給他看的攝影網站,每一個都有美女外拍,讓他一直流口水,哈~
我覺得Flickr上面有很多不同的視野,這視野並不是因為我們在不同的地區,而是我們看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樣。每每這些照片都會帶給自己很多的啟發,我想也利用這個機會,跟大家推薦一下這些很不錯的相本。
P.S.
因為很喜歡小女孩,所以把桌面換成dockmaster家的小女生~生女兒一定要生這種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