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終日就是與故事書為伍,那時看了很多成語故事的兒童版,其中一個讓我長大之後念念不忘,就是賣珠寶的故事。
『古時候,有一個楚國人到鄭國去賣珠寶,這個商人為了要襯托出珠寶的價值,於是特別請木工師傅使用含有香味的木蘭樹當材料,為珍珠造了一個美麗的外盒。這盒子不但以肉桂、花椒等香料薰製,還用美玉和翡翠來裝飾。有個鄭國人路過,看見這個盒子,愛不釋手,最終把盒子買下來,結果他卻把盒子裡的珍珠又還給了那個楚國商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之所以對這故事一直有印象,是因為之前在Arcnet服務時,其中出資的一間公司就是在做珠寶的,在大陸出差時,每一回總是帶了很多不用錢的流行戒飾回來。而這些戒飾都用了很漂亮的包裝盒當作外衣,賣相真的很好。
而跟那成語故事有一點雷同的是,流行戒飾的本身,製造的成本是相當低廉的。就算是半寶(人造寶石,例如蘇聯鑽)的產品,成本價跟售出的定價,差距往往可高達百倍。而負責將戒飾包裝起來的盒子,在成本的比例上是遠高於其他產品的包裝材料的。
所以從那時起,我就真正體會形象包裝的價值與重要性。因為花多一點錢做包裝盒,往往可以讓這款產品的銷路賣的更好(限量的商品價值就更高了)。這種行銷方式也經常出現在手錶或是鋼筆之類的產品類別中。我買過一款DIESEL的手錶,單價不算高,將近五千塊,結果現在錶帶都壞了,那盒子卻還保存的好好的。看來我跟那古代的鄭國阿呆沒兩樣,哈~
這幾天我又聯想到這故事,不過這是一種反義的現象。我們公司有四大業務項目:照明設計、照明工程、照明軟體與照明產品。而我們的產品剛好是在金字塔的頂端,都是從義大利、西班牙進口的高級舶來品。前天,同事一個不注意,把廁所的門把拉掉在地上,那個是來自義大利的瓷器,當場就損失了萬把塊。所以在公司裡我們都小心翼翼,隨便弄壞了個東西,都是以月薪來當作賠錢的計算單位。
上週五我們店內最高級的吊燈被客人帶回家了,這盞超級大吊燈三十多萬,平常擺在店裡我們都不太理它,我心裡都想,這燈一直擺在店裡當蚊子們的最後歸宿,還真是沒價值啊!之前我還誇下海口說,只要它賣出去,我就要買Heinken的重裝瓶(4,750 ml)來請大家喝,結果現在卻買不到。
除了跟大吊燈說再見之外,我最喜歡的水母燈跟王菲燈也都被帶走。那王菲燈跟王菲有關係嗎?之所以叫做王菲燈是因為之前報紙上報導了王菲家的客廳,剛好圖片裡就是那盞燈,所以我們都把那盞燈取名為王菲燈。這燈就是上面圖片裡那兩盞,一盞燈的售價可是超過十二萬啊!
後來我們同事去參觀了這些燈的新家之後,回來的感想就是,那才是他們真正的家啊!在我們辦公室裡,每一盞燈都很特別,也都有它們的故事。但在我們這邊,我們都習以為常,絲毫感受不到這些藝術品的價值(應該說是麻痺了)。結果這些燈具去到客戶家之後,才真正彰顯出它們是藝術品的身份,而不單單只是個「燈」而已。
所以我們老闆去到客戶家時,不禁跟客戶說:「您們家真的才讓這些藝術品的價值顯露出來啊!」
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跟「買櫝還珠」的故事想在一起,我的心得是:拿了櫝不要珠的人,總成為故事的焦點,被後人譏為見識淺短、不知輕重。而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楚國商人的行銷與包裝的功力真是一流啊!這實在很值得學習啊!
至於我們店裡這故事帶給我的想法,則是能讓商品價值看起來比本身的定價更高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不知道怎麼樣,才能讓我自己看起來,比腦袋裡裝的那些糨糊還要再胸有點墨呢!?
這就是那盞三十多萬的吊燈,為什麼那麼貴呢?這是西班牙LEDS的雪花石燈,所有的燈罩都是天然雲石礦所做成的,這材質很像古時候所說的夜光杯,但我們的夜光杯是玉石做的,這則是雪花石。
這樣的比例看不出這盞燈有多大,不過我肯定它比我還大就是。沒有超級挑高的樓層根本就掛不上這盞燈啊!
上週曾寫到,本來去Fnac要買Jenova 28002N的相機兼筆記電腦包,但因為那包包太小,新的VAIO進不去,只好放棄。結果週日晚在Yahoo拍賣網上面看到了放大的Jenova 29002N,當時確認了一下包包的顏色跟尺寸,就下標了。
商品在昨天上午送達,的確是非常的快速。這包包還挺不小的,比平常的電腦包再厚上了2.5倍。我看規格書上寫約略可以放下一機三鏡,實際看了包包之後,裡面有兩個內層的保護袋,一個保護袋有三大格,因此放上一機四鏡加上個閃光燈應該沒問題的。
有了這包包之後,以後上班帶個一機一鏡出門,外加個13"的VAIO,就很方便了。一個包包解決所有的東西。只是如果東西裝滿的話,徒步移動時應該會把自己搞的像苦力吧!哈哈~
在拍賣網上買這個包包比較便宜,1,850含配送,比起店裡將近兩千的價錢,或超出兩千便宜了些。有跟我一樣需求的,我蠻推薦這一款包包的,它也有含雨衣哦!
離開金閣寺之後,在金閣寺外的巴士站看了一下站牌,等不到十分鐘便搭上一班前往銀閣寺的巴士(忘了是幾號巴士了)。這巴士行駛到一半進入了巴士總站,我還迷迷糊糊搞不清狀況,旁邊一位帶著小朋友的媽媽,用日語比手劃腳跟我說要下車改乘換另一台車。於是急急忙忙下了車,改搭另一台巴士。我猜應該是司機先生需要換班休息了吧!
車子快到達銀閣寺時,遠遠就看到一個「大」字,在金閣寺旁的山丘上,也有一樣的「大」字,本來我還以為這是什麼「結界」哩!果然漫畫看太多了,哈~這大字在京都車站所拿到的地圖上也有標示,這是佛教徒的御盆節(Obon,盂蘭盆節)活動之一。
每年的8月13日到16日是慶祝御盆節的時間,這是日本的三大節日之一,8月15還是國定假日哩!在京都每到御盆節就會有送火的儀式,所謂御盆節是祭祖的節日,這有一點點類似我們清明節的意思。在古代,日本人在晚上送靈魂回歸冥府的時候,會往天空丟擲火把,之後這習俗就演變為迎火與送火的儀式。
通常在8月13會點起「迎火」,16日會燒「送火」,這都是要照亮祖先們回家之路。在銀閣寺附近的「大」字,大約有一百平方公尺,稱為「大文字」。而金閣寺這邊的則是「左大文字」。除此還有西山的「妙」,東山的「法」,.嵯峨野的「鳥居形」圖案,.西加茂的「船形」圖案。這六座山用火把拼成的文字與圖案稱為「五山送火」。(明明是六座山偏偏稱為五山)
「五山送火」還有一說是弘法大師利用這個來去除當時流行的疫病,不管是哪一種說法,總之這習俗流傳到了現在。雖然看不到五山送火的情景,但還是可以看到光禿禿的字哩!
在銀閣寺站下車時,還得走一小段路才能到銀閣寺。這周遭有兩三個站牌,依個人所搭乘的公車會有不同的下車地點。這裡有日本知名的散步景點「哲學之道」,這條石板步道是沿著古代運河的河岸所鋪成,全長有兩公里,春分時間來臨可以看到繽紛的櫻花,秋天到訪則可以看到火紅的秋葉,是一個很悠閒的步道。
以前有位知名的哲學家「西田幾多郎」經常在這裡沿著河岸散步,所以後來稱之為哲學之道,從這邊可以通往若王子神社。除了哲學之道很漂亮之外,L型的另一端入口,景致也非常的美麗。不過這一段通往外面鬧區的主要道路並不長,大約只有三百公尺而已。我覺得這裡的步道,算是銀閣寺的一大特色。
銀閣寺與金閣寺其實有些淵源,目前兩間寺廟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而它們也都是幕府足利將軍所建造。金閣寺是三代的足利義滿將軍所建造,而銀閣寺則是由八代的足利義政將軍建造而成。
銀閣寺建立於文明十四年(西元1482年),原本也是足利義政的山莊,在十四世紀日本陷入南北朝分立的局面,整個局勢都操控在足利將軍手裡。三代的足利義滿剛好是在南北朝統一的時代,但八代的足利義政則面臨了戰爭跟瘟疫之苦,百姓民不聊生,當時建造銀閣寺的一大主因,在於撫慰那些因戰亂與瘟疫所失去生命的人們,這也是銀閣寺看起來如此樸實無華的原因。
在文化上,金閣寺與銀閣寺也反映出北山與東山文化。金閣寺的前身是北山殿,三代的足利義滿完成了南北朝統一,也因此當時的文化較為奢華,足利義滿當時鼓勵與明朝交流,所以整體文化充滿了華麗的宋、元、明三朝的風格。包含當時茶道的盛行,可以看出整體文化的不同。
週末在Edia聽到了一張專輯很棒,Jerry說他是在Fnac閒晃時試聽之後買的。我聽到的是Bliss的專輯,它是來自於丹麥的團體,音樂的風格偏向於慢拍的電子樂,有一點點Lounge的味道。
Fnac有兩張Bliss的專輯,一張是2004年的「Quiet Letters」,另一張是2005年6月由映象唱片重新發行的「Afterlife」(原先這張專輯是在2001年出版的)。兩張專輯的共同特色在於,音樂的元素包含了西班牙Balearic的民謠、非洲的音樂節奏與古典樂器,這些與電子音樂結合在一起,緩慢而有節奏的樂音,配合上悠遠飄渺的人聲,讓人在聆聽時,彷彿進入了另一個領域的世界。
Jerry說每一回很興奮的開發到新唱片,本來還蠻得意的,結果買回來沒多久,就發現媒體上也開始報導這些專輯的消息。原本是unpopular,一瞬間變成popular,哈~我想好的專輯,難免都會有這些現象。
在Fnac買了這兩張專輯之後,又順便買了一張「Hotel costes 8」,這是映象唱片代理法國Wagram所發行的「Hotel Costes」系列專輯。
這系列的起始是位在巴黎St. Honore的Hotel Costes其創辦人Jean Louis Costes請Stephane Pompougnac幫忙規劃專屬於這間飯店的音樂,由於專輯廣受好評,於是一直發行到最近的Vol. 8。
這張專輯裡融合了電音與Jazz的風格,聆聽時可以感受到多種的音樂層次,喜歡沙發音樂的朋友也不妨買來聽聽看,不過這張專輯是一般專輯的兩倍價錢,哈~
原本還想順道買個Jenove 28002N的包包,這包包可以裝單眼相機跟筆記電腦,結果發現我的新VAIO太大,裝下去是剛剛好,可是拉鍊拉不起來,只好放棄啦!現在只好看Jenove 16000N或16002N了,這兩款是後背式,要拿取相機比較不方便哩!
第四屆的e世代行銷王徵件已經截止,目前開始進行網路票選的活動。我對於Marketing一直有極高的興趣,原本研究所我想念的是Marketing,後來卻還是先選了Computer Science,如果有機會念博士,應該就會往行銷或MBA方面來進行吧!當初看到行銷企畫在徵件時,也思考公司內部的企畫與案例能不能參加,不過我們市場主要在中國大陸,企業徵件上也寫了「本次評選限定針對特定品牌、活動或商品主題的行銷案例,請勿以企業入口網站參賽。」偏偏我們的是照明入口網站,所以無緣參與這一次的活動。
不過在創意徵件部分,意慾蔓延所企畫的「第一屆《有夠嗨盃》一日三餐美味大挑戰」由旅遊版的版主faf做了整理之後投稿,結果入圍了初選,現在投票正如火如荼的在進行中。而意慾蔓延的版主派出了兩隊人馬參加有夠嗨盃,我剛好是其中一組,哈~這樣算來也是有參加到這次的活動了。
今年的創意組入圍初選的一共有三組,一號是「CuteCoffee網路咖啡館」、二號是「意慾蔓延第一屆《有夠嗨盃》一日三餐美味大挑戰」、三號是「六年級大會堂」,除了一號我沒聽過之外,其他兩個則是我平常潛水的地方。
針對三種企畫案背後所使用的平台或工具,有了一些想法。「CuteCoffee網路咖啡館」是透過IM軟體來行銷,目前企畫案上沒看到相關的執行狀況,也沒有商品的網址,這是一個比較可惜的地方。使用IM軟體具有及時的特性,資訊的傳遞與接收遠比其他平台來的快速。但IM也有些限制,包含聯絡人清單的上限,訊息的傳遞在數量上會遭受到限制,而商品本身會否受到地域性的限制,這也是在行銷企畫時的一些考量點。我自己很喜歡喝咖啡,對咖啡的相關訊息也都蠻關心的,但這個企畫我是首次看到,我想點子上很不錯,不過執行的推廣上我個人認為這是比較弱的。有些咖啡館開始使用簡訊來宣傳咖啡豆,這倒是個不錯的方式,一方面它吸引我的注意,二來它也佔用了我一個簡訊的空間,不過它不是透過Internet來傳遞就是。
意慾蔓延使用的是討論區的平台,當初辦活動最大的原因在於吸收更多的會員加入。平台本身最早是Artdesigner在國外架站,之後因為頻寬、管理與費用的關係移回台灣,有一陣子由我這邊管理,現在則是由Karun擔任站長,所有的設備與頻寬都是他一力承擔。討論區的特性在於沒有固定的主題(有分類),要加入討論跟發言其實很方便。站上最初的宗旨在於勸敗,許多新奇的東西包含精品,都會在這邊互相交流。之後陸陸續續開了不同的版,現在日記版、沙發版、美食版、攝影版還是有很旺的人氣。在Blog很風行的現在,意慾蔓延能持續的成長,也代表不同平台之間只要內容吸引人,都一定會吸引到相同屬性的族群。有夠嗨的活動雖然只有六組人馬在動員,但後續投票部分持續發酵,增加了不少新會員,我想在行銷活動上這算是蠻不錯的成果。
六年級大會堂的組成,則善用了Blog的特性,讓六年級生能彼此串連在一起。在行銷上這也是一個很成功的應用,對我來說它的門檻「相對上」(跟討論區平台相比)比較高,主要是因為第一有六年級的限制(剛開始,現在包含了五、七年級),第二參與的人至少要有自己的Blog。但是在文章內容的品質上,Blog是比其他平台高很多的。至少會想開個Blog的人,大多數還是有經營的想法,雖然每個人對於品質的好壞都不相同,哈~以企畫案裡的訴求來說,我覺得這也是個很成功的行銷企畫,從無到有,累積到現在的規模,的確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因為我是有夠嗨的參與者之一,所以理所當然要幫自己拉個票。參與網路的票選,還有機會拿到獎品哦!總之,透過網路上來參加活動,對於我們這種類似御宅族的人來說,也可算是一種樂趣吧!
P.S.
本組的有夠嗨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