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談到前幾年一個刮鬍刀的廣告了,我覺得那廣告作得很好,因為到現在他都還會派上用場。當時廣告的台詞是「要刮別人的鬍子,先把自己的刮乾淨。」我目前就面臨了把鬍子刮乾淨的問題。
話說前一陣子我們公司在招募新人,新人已經開始報到,並且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教育訓練作業。除了我原本的工作之外,我還必須帶領這些新人慢慢步入軌道。頭一天就有新人遲到,而當天我跟另一位同事也遲到,因此我就被刮了一頓。
說到遲到這一件事,我就心有不甘。原因在於我的工作性質跟其他人不同,而我也經常面臨加班或者需把工作帶回家處理的狀態,而通常我每天上班前,固定會先從家裡的線路連回公司執行一些例行的檢查工作,這些都不包含在我正常的工時裡,但系統工作大抵上就是如此,我之前服務的地方也都是一樣的狀況。
而我不甘的原因在於,通常我只要與公司說明這樣的狀況,至少我工作的情況就會有個彈性的調整,我工作向來都遠超過我的法定工時,每一天一定做滿我的工時,沒有所謂填補的狀態(拿這天去補另一天沒做完的工時),我只需要一點彈性的時間來讓我的工作能順利的執行。但前一陣子在跟公司溝通時,並沒辦法達到這一個要求,這是讓我心裡很不滿的地方。
自從公司的業務市場以中國大陸為主要目標之後,許多的行銷與市場策略都必須考量對岸的需求與文化。雖說是同文同種,但兩岸相隔了五十多年,彼此的文化其實有很大的差距。要利用我們的想法來擬定相關的策略,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對岸的分公司裡我們並沒有常駐幹部,當地的主管仍在學習「如何當一位稱職的主管。」因為沒有常駐幹部,因此不論在徵員或新人的教育訓練上都有很多問題,也因為這些因素,我們到目前還找不到適合的業務或行銷人才。
在這一階段裡,我們採取的方式比較粗糙,就是由總公司這邊來擬定整個市場策略,擬定之後不論在文化、語言字彙上,都需要透過對岸同事來稍微修正。但實際上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我心裡對於這樣的方式會有疑問而且也感到困惑,怎麼說呢?這很像是在台灣有一位超級的「保時捷」銷售員,但這位銷售員轉戰到大陸市場,到了這一個新環境之後,他得學習如何用當地的話語、融入當地的市場跟文化,來銷售一樣的保時捷。雖說銷售的專業一直存在,但市場性不同,專業也就需要跟著來修正。
前兩天我就面臨到一個嚴重的失誤,我們有一個網站是在推行我們軟體的認證,由於這一套軟體的認證剛起步,因此所有的相關資料現在正密集的修正中。我們的認證現階段只在中國市場頒授,認證網頁也就以簡體版為主。我們的設計師在網頁裡的一段敘述中加入了一張中國地圖。
所有的網頁幾乎都是我這邊做最後審核,沒問題之後才正式上線。我看到這地圖時,就覺得很熟悉,心裡也沒想太多,看過了所有資料,確認沒問題之後,我就通知同事將資料上線了。結果沒注意到的是,這張中國地圖是台灣版的,還包含了外蒙古在內,而且上面的字還是正體字(繁體),呃!這就真的麻煩了。在中國最敏感的的就是台海與民族性的問題,偏偏我們沒注意到這點。一個小小的事件,但卻是一個很嚴重的失誤。這還真尷尬,全世界的地圖各國的版本幾乎都一樣,就台灣跟別人的不一樣,而且完全脫離國際認知的現況。我總覺得這心態跟我很像,基本上我都認為私底下我是活在自我的認知裡,與這個社會是脫離的,哈~(以上言論謹代表我個人的立場無任何其他的意思...)
除了上面這個問題之外,中國的社會文化也存在一些矛盾點。在我們公司這行業的領域裡,在中國多數的專業人士的外語能力都還有待加強。而中國對於外在的東西有點羨慕,但衍生出來的卻是另一種排斥。這實在很難形容,要說崇洋媚外其實並不是這樣,應該說中國人有一種自卑下的驕傲,也因為這樣很多東西我們都用自己的方式來走出自己的成就。這好比電腦系統是自己開發的,國防、航太科技也都是自己開發的。因為我們認為外國人可以,中國人也就可以。
在這文化之下,中國人雖然對外來的東西有高度興趣,但事實上我們的心態卻是很驕傲的。有些時候我不是很能理解這種驕傲是如何產生的?所以我們以外商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一方面藉由外商的知名度來凸顯我們的技術水平與專業,但一方面又得中國化來融入當地市場。怎麼說呢?舉例假如有一家美國知名公司叫做「ICON」,他一方面在大陸會行銷這一個品牌,但他也一定要產出一個中國名稱,例如「艾康」,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真正進入這一個市場。
這種現象在其他國家裡是較少見的,至少在台灣,HP我們都習慣稱HP,而不一定要稱「惠普」。我想這是社會文化上很大的一個差異。
另外在文案的語彙上差異就更大了。台灣或香港的文案,大致上都是比較精雕細琢的,我們的文案跟中國式的文案相比,一個像是濃妝豔抹的姑娘,而一個則是豪爽開放的大姑娘。我們不習慣對岸的用字遣詞,而大陸同胞也覺得我們說話轉太多彎,很彆扭。所以在做市場行銷時,文化跟生活習性成了最大的一個問題。
另外我觀察到入口網站的一個現象,以前我習慣使用Yahoo(奇摩)當入口網站,後來改用MSN當入口網站,自從Google出現後它就成了我的首頁一直到現在。以Yahoo、PCHome跟MSN來說,我都覺得入口網站設計的還OK,基本的功能或涵蓋性都算完整。但我一看大陸的入口網頁,都得要練練我的眼力,因為大陸的入口網站密密麻麻,資料又多又廣,不習慣的人剛進來就像是劉姥姥逛大觀園一般,而我就是那劉姥姥。(入口網站翻三番還沒到底呢!請看下圖)
希臘故事裡,美麗的女海神(Nereid)Thetis生下了一個孩子,這孩子被預言比其父Peleus更偉大,且將成為希臘最偉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做Achilles。
Thetis為了讓他的小孩能有金鐘罩鐵布衫的功夫,因此帶Achilles到聖河,她雙手緊握阿基里斯的腳踝,讓經過聖河洗禮的阿基里斯,可以有金鐘罩鐵布衫的功夫。
但Achilles唯一的罩門就是腳踝,那是Thetis緊抓著他的地方,全身就這地方沒練到,後來Achilles在Trojan戰役裡也因為腳踝被箭射中而戰死。(這主角就是小布演的那個角色)
每個人也都有他自己的罩門,如果誰觸碰到這些罩門,基本上會引起當事人很大的反彈吧!我在工作的時候,也是遇到有人會一直試探我的罩門,而我一直很努力的忍耐中,不知道哪一天會演變成火山爆發的狀態,哈~
我給別人的印象,大抵上應該還算隨和。基本上我講話會思考很多事,我認為不禮貌的或是不太適合的,不太可能從我的嘴巴裡冒出來。假如我真的火了,想XX別人的話,我也抱持著「罵人不帶髒字才是藝術」為最高原則,最佳狀況是你罵別人他還以為你在誇獎他,那是我心中最理想的境界,哈哈~
雖然我很努力的要維持我貌似好好先生的形象,但真實的我好像跟這種外貌截然相反。我一直都不是很有耐心的人,我也不喜歡跟反應慢半拍的人相處,而重點是我脾氣並不溫和,只不過我的壓抑能力在近幾年被訓練的很好,這應該要歸功於合氣道的關係,很可惜的是我只練到了皮毛,能夠控制我的外在行為,卻沒辦法真正改變我內在的心性。
在大多數的狀態下,我都能保有我的理智,除了某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之外,而偏偏這些小事卻是我的罩門。不過我發現每個人的罩門幾乎都是別人眼中的雞毛蒜皮事,哈~
在工作上我能忍受工作上的壓力,也能接受一些不是很合理的狀態,但我很難接受我的同事或老闆拿我的身體開玩笑。不管我的身體健康不健康,我的高矮胖瘦我都認為那是我私人的事,偏偏很怪的是就是有人喜歡拿這個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
在我唸書跟工作兩頭燒的這段時間裡,我幾乎每天熬夜處理工作跟學業上的問題。前一陣子我都是晚上十一點才吃晚餐,再加上感情生活跟家裡也頻出狀況,因此短短的一年間,我的健康狀況從綠燈轉換成黃燈,又從黃燈變成紅燈。醫生說我生活作息不正常,工作壓力大,內分泌失調,所以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而這段時間我的體重也不知不覺增加了十三公斤,呃!
畢業後,我就開始正視身體的問題,慢慢的想調整自己的生活,雖然還是忙得沒時間固定去練合氣道或打球,但至少一週都還會運動個一兩次。上週去做了健康檢查,發現肝跟腎都有些異常的狀態,數值並沒有高出很多,不過因為我們家有肝病的歷史,所以對於這方面家人都蠻擔心的。
而健康檢查報告出來後,這又成了公司裡同事的話題。就是有人喜歡拿這一件事出來說,有人說我就是每天吃麥當勞,沒運動又熬夜才會這樣。然後說我現在太胖,應該要去跑工地才對。碼的壘~那關你家什麼事啊!?
講這些話會讓你很爽嗎?還是說這些話表示很關心我嗎?能不能不要拿我的身體當作玩笑?誰願意每天熬夜?又有誰願意一直沒放假處在工作的狀態中?而偏偏講這話的還是我的BOSS娘,真是夠了~要不是工作一堆,誰願意搞成這樣啊!現在就連新同事也都會跟著拿這話題當玩笑來講。我實在很想直接說:「你知不知道你剛來就已經開始在顧人怨了?」
現在我三不五時就得聽到別人拿這開玩笑。我實在不知道,這真的很好笑嗎?我也不知道以我的個性,我能夠忍多久不會當場罵出三個字的成語?
這種事一點都不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