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使用Outlook有一段時間了,
我是從Outlook 97開始使用的,
轉眼之間,
已經改版到Outlook 2003了。
在我的電腦裡,
從1997年開始的行事曆一直保存到2005年,
如果說行事曆也能算是一種日記,
那我的日記就用這樣的格式給保留了下來。

我覺得我的生活根本是被Outlook給制約了,
而我正在搜尋我PDA的同步化程式,
真難找~

我一直大力推動有關辦公室裡訊息平台的計畫,
從一開始使用mail開始,
到後來導入了Exchange平台。
我不太在乎是哪一種平台,
不管是Note或是Exchange,
只要能夠對工作有幫助,
基本上那就OK了。

在使用Outlook之後,
我就買了我第一台的PDA,
買PDA最大的原因在於管理一堆雜項的工作。
那時用的是Palm Vx,
為了跟Outlook同步,
花了不少時間找相關的輔助程式,
好讓多一點的資訊可以互相轉換。

現在用的這一台是HP的iPAQ2210,
轉換到WinCE的系統了,
WinCE的好處是相容度高,
但缺點是超級耗電,
幾乎每天都得充電才行。
對於出差或出國,
又得多帶一個充電器,
其實不是很方便。

我現在這一台PDA有段時間沒整理了,
(每一次沒電資料就會清空,又得回覆一次,很煩~)
因為家裡跟我用的VAIO系統都有些小問題,
而我一直忙著整理工作上的東西,
反而自己的電腦抱持著可以用就好,
非等到不行時我是不會排時間去整理的。
終於上個月把我VAIO重新整理過,
不過我安裝的是Windows 2003系統,
主要是為了測試一些程式,
用這個系統就不需要再透過其他伺服器了。
不過我發現有些Driver跟程式無法在Windows2003上面執行,
真的是有一好沒兩好。

這兩天利用時間把PDA重新整理了一下,
在找Microsoft最新版的同步程式時,
又找到了管理PDA桌面風格的小程式,
這樣一來桌面的圖片就可以任意更換成自己喜歡的風格了。
有使用WinCE系統的朋友可以到這邊下載。
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mobile/downloads/themegenerator.mspx

還蠻不錯的,
不過這幾天一直找不到我的遠流字典通的序號,
不會又要再買一次了吧!
挖哩勒~

2005-08-21  -  duncan Email  -  2073  -  資訊工程 - 讀者回應

以往我對於這檔事是沒太多想法的,我工作的過程裡遇過好幾起這類的事,對我來說是蠻自然的現象,所以我也很少去思考這類現象可能引發的一些問題。

拿到Master之後,工作職務上有些調動,從原先負責IT相關事務,慢慢轉變成管理上的相關工作。對我來說這應該算是我的興趣吧!從工作開始就一直很喜歡管理職,原先在進修時,我曾仔細思考要念MBA還是IT?後來決定把IT先拿到手,如果有機會的話,也許會再試試看能不能拿個MBA的Doctor吧!

說回辦公室戀情,最近我們分公司也發生了這樣的案例。很可惜的是,這樣的狀況很明顯的影響到了工作的推展跟進行,這讓我不得不仔細的來思考如何解決或協調這一類的狀況。

我以前遭遇過的狀況,也是蠻錯綜複雜的,例如有類似四方面的關連,而這還是發生在我自己的好朋友身上。而其中一個還是公司的主管,到最後這狀況演變成主管請調到大陸,而我的好朋友則決定離職。不過這件事到後來還是有個美滿的結局啦!

另一件也是我的好朋友,他們分屬不同的部門,大家都蠻祝福他們的,而兩人唯一的缺點是會在會議裡或工作討論上直接槓起來。其實這也不是個好現象,因為太熟悉,反而對彼此的要求標準都比較高。在前年,他們結婚了,這也是個美滿的結局。

另兩起是在另一間公司發生的,但事件發生時,我的兩位好朋友的各一半都已經確定要離職了。雖說是辦公室戀情,但實際上牽扯到工作的時間很少,所以我也感受不到比較特別的狀況。而到現在這兩起戀情都還穩定的發展中。

上面的這四個例子,其實影響工作的狀況很少。我想很大的原因是,這些主角年紀幾乎都比我大,所以相對的成熟很多,公跟私的差別跟拿捏,大家都很小心。

而我現在面對的這一起,則不太相同。兩個人都剛出社會沒多久,而彼此也都是初次的戀情,因此公私的拿捏似乎不是做得很好。其中的一位還是當地的主管,由於拿捏的狀況沒控制好,所以連帶的影響了工作上的狀況。

在Cheers的網站上有描述了關於「辦公室戀情」的一些問題,其中有五點是來衡量這一段戀情是否影響了彼此工作的表現。(就是下列這五點)

一、人際關係:相戀的兩人是否形成小圈圈,沉浸在兩人世界中,而影響了工作團隊的人際互動?

二、工作態度和行為:相戀的兩人是否把辦公室當作咖啡廳,過份親熱,影響了工作氣氛?

三、績效考核:當相戀的兩人有主管和下屬的關係,是否發生考績評估、升遷、工作授權的不公正現象?

四、工作效率和成果:相戀的兩人是否發生工作進度落後、工作成果不彰的現象?

五、職業道德:相戀的兩人是否有利益輸送、洩露職務上的機密?

上述的五項裡,除了第二項比較沒問題之外,其他的四項都是我們目前面臨的狀況。

戀情慢慢公開之後,兩人就獨自成了一個小團體。主管會使用自己的職權來分攤另一位的工作量跟工作指派。而兩人的工作績效則明顯的降低,且主管職負責的一些機密事項也同時分享給另一個人。

這狀況大家都看在眼裡,對於新進的同事來說,更是覺得有點離譜。在對岸的工作者都比較直接,因為主管沒有扮演好一個主管職的角色,因此其他同事對於他所下達的指令也就多所懷疑。舊的同事或許因為共事了一段時間,因此態度會比較保留,而新進的同事則是毫不掩飾的將不滿表達出來,並反應到總公司來。

那...這到底該如何來處理好呢?我個人是不認為公司該明文禁止辦公室戀情。這些狀況或許可以私下來協商跟討論,不過有些話很難講明。跟當事人溝通,他們會認為這是私人的事件,與公事無關,且他們也都保證這狀況並不會影響到公司的工作。但他們的認定似乎跟公司的角度不太一樣哩!

在這狀況之下,我們決定先做更明確的溝通。而兩人的職務也都將依表現的狀況,立即進行調整。若透過這方式還是不能處理這件事的話,那公司就決定放棄這兩位員工了。

我的感想是,在辦公室裡還是盡可能保持一定的距離比較好。不管私底下要如何,那都是私事,但工作時還是別把私事表現出來比較妥當一點。

辦公室戀情四部曲

辦公室戀情四部曲(2)

辦公室戀情四部曲(3)

如何面對辦公室戀情?

2005-08-17  -  duncan Email  -  1570  -  小公司當伯特 - 回應(2)

夜晚的新宿是用燈光彩繪出來的都市,在三千萬人的東京圈裡,燈光不再只是滿足照明的需求,而是連結了人與人間的一種生活藝術。

2005-08-15  -  duncan Email  -  1282  -  我的視界 - 回應(2)

Duncan:本週的哈秋專欄你那邊有嗎?

YYY:我上個禮拜已經交給XXX來做8月 5號的哈秋介紹部分,目前我那邊還沒有。

Duncan:我傳一份給你。

YYY:OK

Duncan:然後跟你說一下有哪些東西需要避免或加強的,你先收一下。一份是還沒改之前的,一份是我說過之後改的,但我覺得還不夠。

YYY:我看一下先。

Duncan:好

"old.mht" 的傳輸已完成。

"new.mht" 的傳輸已完成。

Duncan:檔案可以開嗎?

YYY:可以開的。

Duncan:你看一下,覺得這篇專欄的問題在哪裡?

YYY:好的,我看一下。內容過於簡單,原先的內容過於簡單。

Duncan:對的。

YYY:!

Duncan:有什麼方式可以增加一點內容嗎?

YYY:可以增加一點個人的描述。

Duncan:例如加一點這三個哈秋的應用或描述之類的。

YYY:比如:對這個哈秋所營造出來的效果加個包裝。

Duncan:你有辦法在半小時之內增加一點內容進去嗎?

YYY:我試試看。

Duncan:我老覺得這樣的專欄實在很不專業。

YYY:哈... ...

Duncan:好的,那我先跟ZZZ說,請他晚點修改。

YYY:好的,10點半以前給你。

Duncan:好,加油啦!

心得:同樣面對一份工作,卻有截然不同的反應跟處理的方式。公司裡需要的其實是「能面對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問題」的同事,以XXX跟YYY的例子來看,XXX的表現實在令人失望到極點。XXX這種工作態度跟思考模式,不僅浪費了溝通的時間,同時還無法真正解決問題。而與YYY進行溝通,每增加一次的溝通,就能發現工作上有所成長。XXX的工作配合度與其他幾位同事比起來,真的是差到了極點。以主管職來說,不但不適任,而且就連一般工作表現都處於及格的邊緣而已。

2005-08-15  -  duncan Email  -  1233  -  影像日記 - 讀者回應

剛出社會時就好像小說或是我們常聽到的擁有一股熱誠。 大抵上會有不少人是這個樣子的, 因為到了一個新環境, 總會想早點適應, 早一點進入狀況。

這現象慢慢演變至今,我似乎也跟書上或常聽到的說法一樣,我也開始進入了麻木不仁期。應該說是老神在在期啦!原本我並沒有察覺到自己的改變,而是因為看了某些剛出社會的同事所表現的狀態,才發現原來我也跟著時間的消逝而有了轉變。

那在我身上這之間的差異到底是什麼呢?

以前我總是很熱心的想幫同事處理一些事,奇怪的是本來這都不是我們的工作,但我們一幫忙之後,這些工作似乎都成了我們的義務了。久而久之,我開始意識到不管我們如何願意去幫忙,在職場裡,每一個人都還是該扮演好他自己的角色。而在幫忙別人之前,得先看看自己的工作完成了沒有。現在我還是願意幫忙別人,但我再也不幫那些把自己工作丟給別人的同事。物競天擇是企業生存的嚴峻現實啊!

以前我很樂意跟同事分享我的生活跟一些私事,我老覺得大家一起快快樂樂不是很好嗎?但很多時候,某些環境是不太能容忍同事間在工作時分享自己的生活的。以往我都會搞不清楚狀況,經過幾年磨練之後,我才慢慢發現,工作時還是盡量保持工作上的專業。而要快樂的分享,就等休息或下班後再進行。

以前我老是直言不諱,我執著於事物本身的對錯,也執著於專業上的見解。可是慢慢的我才發現,職場裡人和的重要性遠高於事實的對錯跟專業度的問題。於是這時才明白了,要做好事得先做好人才行。而當我們在面對主管、同事或下屬時,也都得拿捏好自己的分寸。這時才發現中庸之道真的很難啊!

想著想著,發現要做好一份工作似乎很容易,但似乎又不是這麼簡單的事。人生的路上走了一小段,還有著太多的人情世故需要去累積跟學習啊!

2005-08-15  -  duncan Email  -  1244  -  小品散文 - 回應(3)

<<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