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電影還不夠,
儘管是由羅素克洛與珍妮佛康娜莉來詮釋。
如果連電影都沒看過,
那實在太可惜了,
應該去百視達買片二手DVD來看看。(現在買的應該比租的便宜)
電影裡的納許與真實的納許有些微的不同,
在書本裡可以清楚的看清楚納許遭受精神分裂症之苦,
到他慢慢的恢復,
這段時間長達三十年。
在真實世界裡,
納許一直對外星世界與宗教非常沈迷,
而電影裡則是用三個虛幻的角色,
來詮釋他的精神分裂症狀。
精神分裂症狀的病人,
並不是每個人都如外界所以為是瘋瘋癲癲的。
精神分裂的起因一直是個謎M,
而且由於病徵多樣性,
所以幾乎沒有所謂的典型案例。
而納許的狀況不在於他的理性,
而是他的感情、意志與本能。
我們可以說他的理性沒有失去,
但感性卻迷失在虛擬與真實的世界中。
而做為他的太太,
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他們的感情歷經了結婚、離婚、收留(太太收留他)到再婚。
我想這些過程都會讓人為之動容。
我一直想閱讀英文版,
但是對我來說一堆課本已經夠讓人吃不消了,
所以還是買了翻譯後的中文版。
原先我對於希拉蕊的印象並不深刻,
最深刻的大概是柯林頓爆出了「李文斯基」案的那個時候。
然後到希拉蕊當選了州議員。
慢慢的引起了我對於美國前第一夫人的興趣。
當這版書出版時,
我就馬上買回家來看,
只是這本書到目前我只看到了p.225(大約一半)。
說實話我對政治一直沒多大興趣,
但是一個國家的教育、經濟、建設、民生...通通都跟政治有關,
也因此儘管我不參與,
但我也得善盡監督的一個義務跟責任。
那跟這本書有啥關係?
聽說這本書很有名,雖然我知道的晚了一點,但我把它買了回家,也認真的把書看完了。好書不管什麼時候看,永遠都不嫌晚。
去年在誠品,我花了將近四萬塊買書,其中有一半是電腦書籍,該算是工具書吧!另一半就通通是我的營養品,不過真正看完的書很少,因為我老喜歡這本翻翻,那本翻翻的,我是由心情來決定要看哪本書的。所以很多書想寫寫我的想法,但沒看完就寫,好像太沒誠意了。
「寂寞殺死一隻恐龍」這是一個很棒的書名,書的內容是說一位155公分、71公斤的恐龍妹,想盡辦法追求真愛的故事。以下寫的,可能會不小心透露出一點內容,如果你想要享受完整的看書樂趣,那接下去的,你可以不用看了。如果你也願意捧我的場,那看完後再回頭來看下面這些,然後有時間請到留言版一起討論。
寫作這檔事,其實不就是想尋個知己,我們一輩子都在尋求那不完整的自己,而那些我們所缺少的,就散亂在某些人身上。沒錯啦!就是在說你啦!因為你現在正在看啊!把我的那一塊,還給我吧!
**edia 搬新家了**
還記得我第一次來Edia,
已經過了整整兩年了。
在這兩年間,
我持續探索了不少咖啡館,
有的摩登,有的古典,
但不管感覺如何,
我都只是想去享受那咖啡帶給我最單純的樂趣。
有些時候,
我看起來似乎很獨立,
其實事實是,
我的依賴性很強。
雖然我可以一個人在國外出差,
一個人住宿在旅館裡,
一個人自在的走在街道上,
但我沒辦法一個人走進一家新的咖啡館。
我討厭一成不變的生活,
我猜想很多雙子座應該都是這樣。
我老喜歡探索新的事物,
學習一些我不瞭解的東西,
甚至是去那些陌生的國度裡流浪。
但在善變的外表之下,
卻也有些習慣從來都沒改變。
很久以前我就很喜歡聽Rod Stewart的歌,
有時我都想說洛史都華的專輯,
聽起很像是艾爾怕西諾在唱歌,
哈哈!
這是繼「我的情歌簿」之後出的「情歌二部曲-流金歲月」,
這兩張專輯真的很棒,
推薦大家都去買。
「Time after time」中譯歌詞
我說言語又有何優點?
他們又無法向你表達我真正的心意
除非你反而能聽見
我保留在心中未說出口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