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機會分享這篇有關常用後製功能的文章了,因為近日新買了一台15吋的MPB,正在把影像處理的工作環境從原本家裡的桌上型PC,轉移到MBP上。轉移的這段過程花了不少時間,而且MBP的操作跟原本的PC大不相同,儘管MAC的UI設計的很好,但習慣終是難以瞬間就改變,因此光是整理最後這一篇,就花了不少時間,希望這篇分享文能給有興趣研究基礎後製的人,帶來一些參考上的價值。

我從購買Nikon D70之後,使用的就是相機附贈的軟體,後來使用過Nikon Capture 4,在得知Capture NX發行之後,我在某一次的香港行,跑了好幾間的照相器材行,最後終於在擺花街(從中環搭乘半山電動扶手電梯會經過)的興利相機器材行買到,當時入手價格是HKD1,050。沒想到隔段時間購買D300時,隨著相機又送了一套Capture NX,所以我後來上網把多出來的盒裝Capture NX賣掉。

沒過幾年Capture NX2推出發售,很可惜它需要額外購買授權,我在美國的Nikon官網下載了試用版後,覺得比NX好用很多,於是請美國的家人幫我從Nikon Mall上買了Capture NX 2 UPGRADE升級版,升級版還是得付US$109.95,實在是不便宜。因為都是花錢買的,所以當然也花了時間仔細去研究要怎麼使用它。這幾年期間我也用過了其他照片編修軟體,但因為已經習慣了Nikon軟體的操作模式,所以一路下來我都是以Nikon官方的照片處理軟體為主,作為攝影工作用的平台。

=> 深入閱讀...

2011-05-22  -  duncan Email  -  19063  -  我的視界 - 回應(3)

上一文提到我的快門鈕「Cam-in Soft Release (CAM9012)」,在週日去了一趟PG之後,回家就消失無影無蹤。因為怕快門鈕會缺貨,也擔心又發生遺失的情形,所以一回到家馬上又上網買了兩顆,一顆當做備用。週二收到了新的快門鈕,收到時發現包裝跟上一次不一樣,上回是用麻袋包裝,這一次則是用紙盒,感覺高級了很多,還好價錢還是250,並沒有因此漲價。這一次鎖上時我就特別注意是否有鎖緊,免得一下子兩百五就不見了。

昨晚因為太無聊,想說拍拍新的快門鈕包裝,將D300跟很久沒用的Nikon AF-S VR Micro-Nikkor 105mm f/2.8G IF-ED拿出來拍拍。這時才發現這顆微距鏡頭拉風箱(對不到焦),比X100嚴重多了。後來忍不住切到手動模式,因為對焦浪費了很多時間,本來只想拍一張照片,後來又玩了幾張HDR的照片,這樣一拍加上檔案處理一個半小時就過去了。我的心得是,真的要熟悉設備跟工具的特性,才能夠隨心所欲。儘管105mm這顆鏡頭又大、又重、又貴,但畫質我真的很滿意。

另外X100有增高鈕跟沒有增高鈕,在使用上是有差別的。有使用增高鈕後,可以維持按壓快門時的穩定性,所以強力推薦。只是真的要注意,不要讓它消失了。雖然只有兩百五,但還蠻心痛的。

=> 深入閱讀...

2011-05-12  -  duncan Email  -  6001  -  我的視界 - 讀者回應

今天帶女兒參加了睽違已久的PG,一樣是進行X100的操控熟悉動作,我平常出門有拍攝HDR的習慣,所以除了測試X100的全景功能外,也順便測試了包圍曝光的功能。

由於今天的天氣還算不錯,雖然天空看起來霧霧的,但光線很充足,所以算是很適合進行測試的一天,也簡單分享一下本日測試的心得。

=> 深入閱讀...

2011-05-11  -  duncan Email  -  4866  -  我的視界 - 讀者回應

除了上一篇食物的拍攝之外,當天出門時也拍攝了一些家人的照片,目前使用起來,覺得還蠻順手的。缺點的部份還是在於對焦上,我只能說X100比F72好很多,但是不能跟Nikon D700或Nikon D300來比較。

=> 深入閱讀...

2011-05-10  -  duncan Email  -  4247  -  我的視界 - 讀者回應

在拿到X100之後的第一個外出日,整天的行程安排的很緊湊。一早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產檢,中午到新光三越購買我媽的生日禮物,晚上幫我媽慶生,帶全家人去吃串燒,也剛好因為行程滿滿,所以有機會實際測試一下X100這台隨身機。在還沒買X100之前,我的隨身機是Fujifilm FinePix F72EXR,在這之前是Panasonic DMC-LX1。我個人很喜歡LX1,尤其是它在戶外寬景的表現,但它最大的問題是ISO不夠高,且夜間拍攝雜訊過高,所以我都稱它為日光機。

在2006年時,因為參加了一個旅遊規劃比賽,後來贏得首獎要去紐西蘭旅遊,回程後要擔任觀光大使,當時朋友推薦了我一台底片機,就是俗稱月光機的Fujifilm NATURA BLACK F1.9。結果我去紐西蘭時,NATURA BLACK真的成了我的隨身機,差別在於它是底片機而已。也因為這台相機的經驗,後來我才入手了Fujifilm FinePix F72EXR。

原先我對隨身機的要求,只有高ISO、低雜訊,同時機身要容易攜帶。每回出遠門時,我大多都會帶上兩台DSLR,不論出差或旅遊的過程,有關風景、人文相關的主題,我都是使用DSLR,但只要是用餐,大多都是隨身機會派上用場。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用餐的地點,其實不太方便拿DSLR出來,小台的隨身機比較實用。不過每當回國要製作成一本本的攝影集時,就會發現畫質太差的問題,而這也是我想要入手高畫質隨身機需求的原因。

=> 深入閱讀...

2011-05-09  -  duncan Email  -  5051  -  我的視界 - 回應(2)

<<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