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國中時期開始,就喜歡看一些禪宗的小故事,一方面這些故事讓我覺得很有趣,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很多東西我看了不甚明白,每每思索這些禪宗公案時,總會讓我度過許多無聊的時光。其中我很喜歡蘇軾與佛印的故事,有關於蘇軾的一些流傳故事,雖然不是什麼禪門公案,但也頗有相似之處,所以我很愛看不同版本的蘇東坡傳記或野史。說到蘇東坡跟佛印間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下面兩則,抄寫出來分享一下。

一屁打過江

蘇軾與佛印和尚是很好的朋友,兩人常聚在一起討論佛法。某日,寄寓江北瓜州的蘇軾萬分得意地寫了一首〈讚佛偈〉,派人送去給住在鎮江金山寺的佛印,請他指教。佛印打開信,只見上頭寫:「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穩坐紫金蓮。」

「八風」是佛家語,指稱、譏、毀、譽、利、衰、苦、樂。蘇軾這麼寫,明是「讚佛」,實際上卻在炫耀說自己已到了世間榮辱都無法撼動的地步。不過佛印看完,只是笑一笑,然後在末尾寫了個「屁」字,請來人再送還蘇軾。

蘇軾原以為佛印會對自己寫的偈言讚不絕口,及至開信一瞧,當場怒不可遏,馬上找來一艘船渡江而去,準備找佛印理論。可就在他風風火火趕到金山寺時,卻見深鎖的寺門上貼著一張紙條,上頭寫:「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蘇軾看了不禁暗叫慚愧:自己明明表示任何榮辱毀譽都無法撼動,結果卻禁不起佛印寫的一個「屁」字,怒氣沖沖地找他來理論......。由此可見,自己的修養還不到家。於是,他又心服口服地返回江北。

心中只有一堆屎

宋朝蘇軾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禪師經常談禪論道。一天,他們兩人面對面的在打坐修行。蘇軾出定後,望著身穿袈裟端坐面前的佛印,不禁撲哧的笑出聲來。

佛印問何故,蘇軾說:看看你,坐在那裏真象一攤牛糞!說完自己竊笑。
佛印也呵呵的樂了。

蘇軾問:你看看我像甚麼?
佛印脫口而出:你端端正正的,一臉慈悲的坐在那裏,就像一尊佛!

蘇軾高興極了,回到家裏,興奮的告訴了蘇小妹。

小妹看著得意洋洋的哥哥,認真的說:人家看你像佛,是因為他心中有佛;你看他像牛糞,是因為你心中只有牛糞!

小時候的我有過很長的自閉時期,醫生說我有自閉症,而我心中覺得奇怪,只不過不想講話而已,算哪門的自閉症?說到這不想講話的原因挺可笑的,因為當時的我認為童年周遭的朋友都太過幼稚,所以不願意跟別人說話。等到我稍大一點,這種心態還是沒變,於是我在國中時期成了班上的怪異人物,大家還幫我取了個外號叫做「變態」。說也奇怪國中畢業以前人緣很差的我,過了這時期之後,倒是遇到了許多朋友的扶持跟幫助,我心想:「以前的同學肯定是無法置信吧!」

出了社會之後,我還蠻喜歡當白癡的。除了工作上的專業我很堅持之外(也有一說是龜毛啦!),生活上的事物我都是隨性而為,所以同事們都說我是生活無能,也因為這樣就有了王子的稱號出現,所謂的王子就是經常是狀況外,生活方面很低能之類的通稱。我對於這種稱號到也還蠻能自得其樂的,當王子有什麼不好,除了工作之外,凡事朋友都會熱心的幫我們搞定,這種感覺還蠻幸福的啊!

所以我覺得,裝傻往往可以避免許多衝突,同時也會有善心人士出面來照顧,這樣還挺棒的,哈~不過呢!有些情況倒是蠻令人抓狂的,通常裝傻都是面對自己的好友,偶爾寫寫日記時也會裝個傻,我只能說這或許是一種變態的習慣,就像是有人喜歡裝可愛一樣。裝傻不代表真的傻,好唄!我實在是受夠了有些莫名其妙的白目,硬要指責我們傻,奇怪我自己高興裝傻不行嗎?沒必要來告訴我有多傻吧!我跟你很熟嗎?又不是中秋節在烤肉說,還裝熟壘~

另一個我覺得很煩的,就是我對於事物有自己的觀點跟論調,我在自己的地方寫出來,只是忠實的記錄下我的觀點而已,而我就是不懂,有的人就喜歡來發表他的高論。怪了,你有想法不會在你家自己寫啊!我實在受夠了一堆有被害妄想症的人,這些人老覺得這世界很黑暗很差之類的,總愛發表些憤世嫉俗的觀點。老實講,我也混了很久了,不用別人來告訴我這社會有多黑暗,我想的太美好之類的。我只能說,就像上面「心中一堆屎」的故事一樣,怎麼想只不過是自己心裡的寫照。這世界有很多的面向,想怎麼看都只是個人的事。而怎麼面對自己的生活,也都是個人的事。

裝傻不是真的傻,而白目卻真的永遠都是白目。

2006-11-09  -  duncan Email  -  2128  -  小品散文 - 回應(6)

我很討厭接到行銷電話,尤其是自己正忙的時候,電話那頭還會很白目的問你:「先生,可以耽誤你一分鐘的時間嗎?」。事實上我不太會應付這種電話,可能是我想保持某些禮貌吧!所以我很少直接掛掉行銷的電話,而通常我選擇的方式是,看到沒有記錄的電話,我是一律不接的。不過這種因咽廢食的作法,也讓我漏接了許多朋友的來電。

前幾天又接到了一位來自與某銀行配合保險公司的來電,聽聲音應該是上了年紀的婦女,說話很緩慢,一直要跟我推銷他們新出的優惠儲蓄保單。我能明白大家都只是為了餬口而工作,所以通常我都會直接表明我真的不需要,避免浪費彼此的時間。不過保險公司對於陌生拜訪的教戰守則,就是死纏爛打,這一點有時真的蠻煩人的,尤其是像我這種類型的人。我需要什麼?我自己很清楚。

我在電話裡直接告訴她說,我有自己的保險經紀人,我信任我的保險經紀人,所以有問題我會直接與他聯繫。至於這種配合的優惠方案,我不需要,而且我也沒有意願去了解。而她一如往常般的,死勁的要解釋他們家的產品,而且想刺探我原先購買的保單以及是哪家公司的產品。

這時候我就真的不耐煩了,我說我已經表達我沒有興趣知道,而且我很禮貌的沒有直接掛掉電話,更何況我跟銀行的業務往來,並沒有答應銀行將我個人的資料洩漏給這種所謂提供優惠的廠商,為什麼她會有我的個人資料與電話號碼呢?所以我要求她給我姓名或員工編號,我要直接跟銀行反應。

沒想到這小姐竟然告訴我說:「先生,你不用這麼兇,不需要就算了,口氣也不用這樣。」結果她竟然掛了我電話,真是#$%︿&......

有些時候我都會思考,這些陌生拜訪的確有其商機,但拜訪的技巧跟態度,也正代表了這間公司的服務跟形象,在得到商機的同時,其實也正在失去潛在的客戶。而我實在是受夠了每天都有兩、三通,這種要跟我借用一、兩分鐘的騷擾電話了。

我明白,大家都需要工作,也都要餬口生活。電話行銷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但是對於我們這種三天兩頭就被騷擾的人來說,當電話就跟Email帳號一樣,垃圾內容遠多於真正的聯繫訊息時,我們的想法又會是如何?

2006-09-26  -  duncan Email  -  1332  -  小品散文 - 回應(2)

對於我從事電腦這一個領域的工作,私底下也會遇上一些困擾。我最怕遇上的狀況,就是有親朋好友請求我幫他們處理有關電腦的事。坦白說我還自認為是個雞婆的人,基本上我能協助的,通常我都會主動幫忙。

這十多年來,我處理過的電腦個案,數一數也該有破百位了吧!至於到府服務的次數,也早超過五百人次了。啥?連人次都還能計算出來啊!因為Outlook裡面的行事曆都有一個專屬的符號在做記錄,哈~

對於這些舉手之勞,我從不跟親朋好友計較的。所以不論別人有沒有開口,問我收不收車馬費?基本上我都認為那只不過是幫個小忙罷了。甚至,有些需要更換零件的,像是電源供應器、光碟機、記憶體、螢幕甚至是整台電腦,有時我還免費奉送哩!很難相信吧!不過家裡電腦很多倒是真的。到現在還有一堆屍體零件,不知該繼續留著、上超頻者天堂拍賣還是直接拿去回收掉。

剛開始做這些服務,真的只是舉手之勞而已,雖然得東跑跑、西跑跑,但可以幫助別人,又可以累積經驗,我自己倒是很樂意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狀況慢慢變得複雜了。有些朋友要求我幫他們修電腦,有的請我幫忙組裝電腦,這些都OK。但我只是幫忙,結果到後來有什麼大小問題,卻變成我得負責處理。這大概就是俗語的「公親變事主」吧!

隨著工作的年資增加,在職場上的責任跟壓力也越大。離開工作崗位後,我其實很想好好休息,不太想在私人的時間裡,再碰跟電腦有關的事物。可是這些私人請託的小忙,卻隨著時間的推移,累積得越來越多。

當機的會打電話來問我,換個硬碟或光碟機的,也希望我能去一趟。顯示卡玩電動有延遲的,也要問我為什麼。最痛苦的是,硬要我幫忙他安裝軟體的,我雖然不是完美的人,但其實我還蠻尊重版權的。太貴的軟體買不起,我能接受。但那種一、兩千,甚至四、五千的軟體,我們都是出社會的人了,理當也該有個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吧!

最離譜的是,這些需要我幫忙的狀況,都得消耗我的私人時間。除了這個,更誇張的是,我彷彿是7-11,半夜兩點打電話問我問題的,也是所在多有。我是晚睡沒錯,但不代表這麼晚了,我還得處理這些事。更何況,要求我幫忙的個個都很急,有幾次我都快忍不住要說:「我不是天天等在這裡應付你的。」

經歷過這些變調的服務後,我不知道問題出在我身上?亦或是在這些需要我幫小忙的人身上。說實話,我很樂意幫忙的。熟識我的人,都該知道我的個性。但我希望我幫我所能負擔的,而不是一連串莫名所以的「理所當然」。有一次有位好朋友曾指責我說,我不肯立即幫他,是很不負責的。其實我的不想負責,是因為我很看重我所承擔的「負責」。

多數朋友總在需要幫忙時才聯繫,然後我們礙於情面與感情總會抽出空來幫忙。但每個人都有他的工作與私人的時間,生活的觀念也都不相同。請不要用個人的觀念,理所當然的要求別人犧牲他私人的時間,來完成我們的請託,不論這個「請託」對於對方有多麼的「簡單」,這都不該由我們主觀的判定。而且幫不幫忙,得視他個人的意願跟狀態,這應該是最基本的禮貌跟尊重吧!

這一篇小小的抱怨一下,希望不會嚇到曾經問過我問題的人。只不過今天出門前,我媽又分配了人情任務給我,讓我得調動我的時間表,然後扛上一個莫名其妙的責任,這一點實在讓我的心情遭透了,哈~

2006-08-30  -  duncan Email  -  2239  -  小品散文 - 回應(2)

前幾天看到有關「本國語文寫作補救教學」這一則新聞時,真的是百感交集。一開始我對於新聞裡提到的「本國語文寫作補救教學」教師參考手冊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不過看完了這個手冊之後,我覺的應該大力的推廣給眾多的網友們才是,而不只是成為教師的參考手冊而已。

前一陣子李家同教授發佈了「糾正大學生電腦網路部落格的偏差行為」的個人看法。我一直很欣賞李教授的文章,儘管很多次他的觀點與我截然不同,但每次閱讀時,總能從不同的角度中看到事物的另一面。舉李教授對部落格的看法來說,我是不認同他的觀點的。不過若以大學生群所擁有的個人部落格產出的量跟質來相比較,我相信「量多」的狀況遠高於「質精」,不過所謂的質跟量的標準人人不同,我上面這一段話,也是我自以為是的偏頗之詞而已啊!

有關李教授的這一番言論,不同的部落客相繼的發表他們對於這件事的看法,這些文章發表的同時,其實也正是反駁李教授觀點的一種證據,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選下面的延伸閱讀。

我自己平時很喜歡在網路上閱讀文章,網路上的文章是我這十年來閱讀內容的主要來源,我想這跟我本身的職業與個性有很大的關係。我閱讀的範圍還蠻雜亂的,除了媒體發佈的各式新聞外,舉凡生活、文藝、體育、資訊、旅遊、科學、搞笑......等我都有興趣。這些資料的來源多數都是網友所提供,雖然在正確性上沒法百分百的肯定,但資訊的豐富是很多媒體無法比擬的。而且話說回來,現在很多真正的大眾媒體,其發佈的資訊,還不一定是正確的哩!

在眾多的種類裡,我最喜歡看的大概就是個人的日記亦或是旅遊的遊記了。看別人的日記,可以發現許多自己生活中無法體驗的事,而最主要的是,這些內容主觀,而且真實,沒有經過媒體包裝的那一套。於是,我可以看到一般OL的上班點滴、外科醫生的甘苦生活、導遊的生活雜記、廣告媒體人的另一面......等等。因為每個人思考方式的不同加上環境的差異,於是就呈現出不同的生活方式,而這些是我很感興趣的。

不過近一、兩年由於資訊平台的親民性與普及化,網路上的內容更多了,在大量的瀏覽之下,我反而感到有些疲乏,因為很多的內容不再是我所喜好的,我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成了有代溝的LKK了。(光是看到LKK這名詞,就能發現自己有多麼不上道了~)前幾次跟朋友們閒聊到這一方面的事,大家的看法與我差不多,看來我們這一群還真是物以類聚啊!

其中對於許多粗鄙言詞的氾濫,也讓我感到難以適應。這都讓我想到以前當兵時,大家都喜歡幹來幹去,用強烈的字詞當作語助詞,一方面可以融入群體,另一方面又能證明自己的確是個男人(為何要這樣證明,那我就不知道了),想來還真是蠻可笑的。其實仔細想想,那不過就是一個群體裡的一種共通語彙而已。只不過用這些語彙的人,根本不了解語彙所代表的真正意義,也不了解用這些話語有何不妥。

比較令人擔憂的是,這些語彙與用法會在群體裡蔓延,久了這些群體的人,也會認為這是一種流行,亦或是一種很普遍的用法。言語的使用,本來就會進化,這也只能算是一種自然的現象,比方說火星文或是注音文,假以時日說不定還能登上字典裡佔有一席之地哩!這就好像海峽對岸的字典裡,把「雞」這個字定義成「妓」一樣,大家閱讀到這一則新聞都感到不可思議與不妥,不過日常生活裡,的確普遍的存在這種解釋。

我對於這則新聞有感,只是想努力去維持,在我教育過程中,所帶給我覺得美好與嚮往的那種文化。我很遺憾這些東西,慢慢的在更年輕的一代裡失去了蹤跡。寫篇日記,不過是為了抒發一下日常生活的某些事罷了,我想對於多數人來說都是如此。不過對於注音文、火星文亦或是幹譙文這類用法,以及文章結構論述的問題,我還是希望能喚起多數人的重視,一同為我們的文化來努力。

「文化」不過就是一種生活的表現而已啊!

延伸閱讀:
李家同:糾正大學生電腦網路部落格的偏差行為

[蘋果]陳水扁怎麼會寫部落格(訪問李家同)

誤解的理論與其實踐:什麼叫做部落格啊?

李教授,你可以再主觀一點。

[蘋果]部落格就是國家大事(徐挺耀)

李家同:先有知識,再叫我創意第一名

李家同報章散文

李家同文集

2006-08-29  -  duncan Email  -  1379  -  小品散文 - 讀者回應

上週在學長辦完「合氣道發現之旅」的活動之後,跟學長閒聊時談到了些有關合氣道精神的問題。說來慚愧,我已經將近兩年沒固定到道館練習了。上一趟的練習實在很糗,在課堂快結束前有十幾分鐘的自由技法練習,我也被叫上場跟大夥一同切磋切磋。在很久沒運動的情況下,我還自以為這點練習不算什麼,不過是摔過來摔過去而已。結果還不到三分鐘,我的雙腳就已經開始發軟,眼前的景象慢慢變黑,有種快休克的感覺。

偏偏「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實在很想跟同學說我要停下來休息一下。可是場上場下的通通是他的學生,我這個跟他們老師同期的不知名人士,實在是喊不出口,於是只好硬撐著直到自由技法的練習結束為止。後來我跑到廁所裡坐在馬桶上足足有二十幾分鐘,當時真的有種要嗝屁的感覺,差一點就要叫救護車了。更糗的是,我廁所門沒力氣關,有個念小學的女學生跑進來,還被我的樣子嚇了一大跳,當時實在是糗斃了。這是我練習合氣道以來,最難堪的一次了。

從這一次之後,我就決定如果我的體力沒有恢復到一定的水平,我是絕不再勉強自己上場的了。這次看到山訓的課堂表,我心裡不禁想,就算我有時間我也不敢參加,又要沖瀑練劍,又要在草皮上練自由技法,一天要操個三堂課,真的是從早操到晚啊!

DSC_0131

學長一直以來的心願,都希望現在的道館能夠回到以前樹德合氣道社的樣子。於是我們討論了合氣道到底帶給了我們什麼樣的精神?在以前練習的時候,基礎技法的訓練,向來是最根本的東西,但真正對我們帶來影響的,並不是這一段嚴格的訓練過程。每次在練習時,不論是老師或學長,總很喜歡講故事。所以我接觸到最多有關「禪」方面的故事,也是在這一個時期裡。

在電影「The Last Samurai(末代武士)」裡,有一段是Tom Cruise在那個村莊裡默默探討武士精神的場景。其中有一位小孩在打坐、練字、習劍,那種感覺就跟我當初在學習武術的感覺很像。雖然我們沒有練字,但都是在搬榻榻米、曬榻榻米、擦地板的過程裡,潛移默化的體驗這些有關精神方面的訓練。現在的道館,學員都是繳錢來上課,很少有人能體驗到這種做粗活的精神。反觀日本許多不同武術的職業道館,仍把道場的維護工作,視為一項重要的訓練之一。

The Last Samurai

練習技法時,我們最常要求的就都是那幾項:重心要放低、保持中心線、圓轉的順暢、意念的觀想。不論是段外或是有段者的練習,基本上還是圍繞在這些根本的觀念打轉。技法不過是用來磨練我們了解這些中心項目的方式而已,不論多麼華麗或繁瑣的技巧,也只是這些東西的應用跟變化。但難的就在於光是這最基本的東西,就得花上個十幾年才能有那麼一點點的感想跟成就啊!

在這所有要注意的項目裡,其中有一個要求我映象最深刻。以前老師總會告訴我們,人要有「格」。有了這個格,技法才有中心,也才有個依歸。我們可以把格解釋為精神方面的「品格」與「禮節」,也可以把它解釋為技法的「中心」跟「重心」。合氣道的技法就像是凌波鼓一般,所有的變化都因為中心的鼓棒轉動而產生的,而這中心就是我們老師不斷要求我們的「格」。而這一段故事,影響了我日後做事的方法跟原則。對我來說,這是我從合氣道裡學到最重要的東西。

最近常看到新聞在討論所謂品格的教育,我不禁回想起練合氣道這些年來的過程,也許合氣道所強調的精神,很適合用來作為我們的品格教育呢!

話說回道館方面,我覺得觀察一個道館有沒有真正進行精神上的鍛鍊,只要注意擺在道場外的鞋子,就可以看出端倪了。武術的好壞其實有限於個人的體能跟天分,但武道的境界則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精神的鍛鍊去達到的。

P.S.
看到陳年的練習照,當年還真是生澀啊!(左邊還是太極的單鞭,手的位置都太高了,哈~)

AIKIDO

2006-08-24  -  duncan Email  -  2772  -  小品散文 - 回應(4)

<<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