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系列是使用 Leica M6 以及 Leica CM 所拍攝,彩色照片是 M6 所拍攝,搭配了 Leica Elmarit-M 28mm F2.8 Pre-ASPH V4 這一顆廣角定頭,用的是 Kodak ColorPlus 200 這款底片;黑白照片則是使用 CM 傻瓜相機拍攝,搭配的是 ILFORD PAN 100 這一款底片。

勤美術館這個區域,從早期的閒置校地到勤美接手誠品綠園道後,將全國跟勤美誠品中間的這塊地打造成 CMP BLOCK,這個臨時的美學展場及活動空間也陪伴了我們多年。然後接著就是這個花了六年打造的勤美術館,去年底終於啟用對外開放了。

在去年底,台中的勤美術館開幕時我就很想去參觀,但開幕當天人潮實在太多,後續假日也是人滿為患,我覺得逛起來會沒有品質,所以想等一陣子後再前往。這幾週有多次想找老婆一起去走走,無奈時間配合上總是有些狀況。因此我選了一個週二的下午時段,自己過去看展跟拍照,非假日人流果然少了很多。

這棟由國際級建築大師隈研吾領軍設計的美術館,花了六年時間,建築概念以「掀開大地」為主題,強調讓建築與自然環境和諧融合。它的外觀設計採用曲線屋頂,面積達 410 坪,模擬山丘起伏的形態,並以唐草圖騰的捲曲弧線為靈感,增添視覺動感與穿透性。

建築採用鋼構工法,較傳統鋼筋混凝土更輕盈柔韌,並減少碳排放。建築結合約1,282根形狀各異的木紋格柵,增添溫暖質感,並搭配大面積落地窗,延展內外地景視覺,呼應草悟道的綠意主題。室內設計延續外觀的律動感,以木質格柵、岩板牆及地面高低起伏模擬自然景象,搭配舞動樑天花板,營造山林探險般的動感體驗。

觀展時,地勢抬高設計延展視野,增添立體層次感。綠屋頂上建置了水源循環系統,供植物永續生長維護使用。這些設計細節使勤美術館自然隱身於環境及大量綠意之中,烘托出草悟道獨一無二的生活面貌。

過年期間除夕到初二休館,詳細資料可參考官方粉絲頁,週一是固定休館。全票 150 元,六歲以下跟六十五歲以上免費入場(憑證)。在學生持學生證可折抵五十元。如果可以找個人少的時間造訪,會有很舒服的體驗。

2025-01-17  -  duncan Email  -  120  -  當式攝影 - 讀者回應

在這個 AI 迅速發展的時代,身為開發者的我們究竟該如何善用 AI 相關的工具?透過 《Generative AI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這門線上課程,我找到了答案。這門課程主要講述如何運用生成式 AI(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來輔助程式開發,非常適合已具備開發經驗,但還在摸索 AI 應用範圍的開發者。作為一個在開發單位服務、使用 AI 輔助開發已有兩年經驗的開發者,即便我從 ChatGPT 推出後就持續關注,並且也實際推出相關的應用產品,上完課後依然獲得許多新的啟發,因此想與大家分享這門課程的心得。

◎課程架構
這堂課包含三個獨立的教程:

- 《Introduction to Generative AI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生成式 AI 與軟體開發的基礎介紹
- 《Team Software Engineering with AI》:使用 AI 的團隊軟體工程
- 《AI-Powered Software and System Design》:AI 驅動的專業軟體與系統設計

軟體開發中的生成式人工智慧

我計畫分成四篇文章來分享心得,這是第一篇,先以總覽的方式介紹整個課程,另外我也有整理上課用的筆記。建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先報名一週的免費試讀,確認課程內容符合需求後再決定是否付費繼續。就我的經驗,在取得證書後我已經順利取消了後續的月費訂閱。

=> 深入閱讀...

2025-01-16  -  duncan Email  -  196  -  資訊工程 - 讀者回應

新的一年我參與的讀書會首個討論議題是「組織改造跟文化核心如何提升作業績效」。這個議題銜接去年底的「年終績效考核」討論,其中不少人都提到《影視颶風》作為例子。因此我想分享自己對工作流程、組織以及文化如何提升團隊作業績效的看法。

◎系統與功能的迷思
我前公司的老闆大約每三個月就會提出系統與功能方面的需求,認為工作全面資訊化、系統化後,就能避免人員出錯,並以最有效的方式作業。這個想法本質上是對的 - 有了自動化和資訊系統的輔助,確實能讓人員將心力投注在更有價值的工作上。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從《影視颶風》的影片「影視颶風的100個員工,上班都在做點啥?飛書辦公體驗分享」中得到很好的印證。

◎《影視颶風》的演進歷程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影視颶風》不同職位工作者的工作模式與環境。但這樣的工作流程並非一蹴可幾,而是在八年間經歷了多次改變與調整,中間也曾面臨過工作流程與管理的困境。感謝 Tim 在 Youtube 頻道上的分享,不論是 QA 問答或《影視颶風》內部的工作內容分享,都讓我們看到這間公司不斷求變的態度,完全符合他們「無限進步」的 Slogan。

話說第一個採訪的剪輯工程師姚志浩,提到他想購買的整套圖馬司特方向盤,這讓我想起我們午休時間,一群工程師在開歐洲卡車模擬遊戲的場景,所有的工程師想法都是差不多的。

IMG_1722

IMG_1745

=> 深入閱讀...

2025-01-14  -  duncan Email  -  207  -  小公司當伯特 - 讀者回應

告別了 2024 年,迎來 2025 年。

去年共拍了 63 卷底片,底片跟沖洗費用大概用掉了 32,000 元上下,算是有認真在紀錄的一年。活動的範圍不算多,分別去了一趟京都跟奧克蘭,然後國內主要在台中、台北、宜蘭、台南、高雄這幾個城市活動。

去年暑假告別了服務了八年七個月的公司,這段時間除了休息外,趁機完成這些年來想做的事,也努力進修持續增加專業上的能力,然後仔細篩選想服務的公司,雖然還沒看到適合的,但邀約持續都有,我就按照自己的步調,把該準備的都準備好。

下半年去看了三場演場會,Bruno Mars、TXT、StrayKids,除了感動、享受之外,也觀察到許多的文化,受到了一些啟發。同時生活上,自己跟家人也遇到一些小波折,去了好幾趟醫院治療跟檢查,有時覺得這個時候暫停工作,得以休息跟照顧家人,似乎也是一種適合當下的安排。

2025 年希望可以找到適合發展的崗位,同時也希望家人們一切健康平安,就只有這樣的願望。也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心想事成,如意安康。

2025-01-02  -  duncan Email  -  179  -  當式攝影 - 讀者回應

Leica M6
Voigtlander 75mm F1.5 VM
Leica Elmarit-M 28mm F2.8 Pre-ASPH V4
Kodak ColorPlus 200
Kodak 500T

Kodak ColorPlus 200 這一卷底片拍到一半時,我的 Leica M6 過片桿再一次卡住,送回高昇檢查後,老闆說是機械性問題,之前內部相關零件已經拆開保養過,但這種偶發性的狀況,也不知道是不是會再發生?在網路上詢問大家,都說直寄德國處理,但這個時間與送修成本真的划不來。所以我在想要不要自己買維修組,反正我另一台 RICOH XR1000 也有一樣的機械性問題,現在都是自己處理。這個影片包含了 200 跟 500T 這兩款底片,其中前面是 ISO 200 跟 Voigtlander 75mm F1.5 VM 鏡頭,後面則是 ISO 500 跟 Voigtlander 75mm 與 Leica Elmarit-M 28mm 這兩顆鏡頭搭配。少數幾張戶外拍攝的部分有進行色溫微調,還在我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話說 500T 是電影底片分裝,拍到顯示第 35 格時又卡住了,本來我以為相機又掛了,後來發現是分裝底片比較短的關係。另外年紀增長黃斑對焦在某些場景的確較為吃力,像其中一張要拍章魚小丸子的,整個不知對焦到哪裡去了?不過多數場景都還能慢慢拍就是,這就是徠卡的浪漫。自從剪映 CapCut 開始啥都要收費之後,在今天正式投奔 Filmora 的懷抱,CapCut 很好用,但他的收費機制真的訂太高了,所以仔細評估了一下,決定棄用。我是購買 Filmora 賣斷版的軟體,現在特價 1,780 真的蠻划算的,我使用的功能較少,這個版本已經符合我的需求。除了這個軟體外,我也有購買他們家的 Mindmaster 終身版,覺得蠻好用的,也一併推薦一下。這邊提醒一下,賣斷版只支援 14,未來若 OS 升級需要軟體跟著升級的話,就需要另外購買新版,但應該可以用個三四年沒問題。

2025-01-01  -  duncan Email  -  162  -  當式攝影 - 讀者回應

<<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