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依著2號公路從Wellington(威靈頓)前往Napier(內皮爾)的,而這也是這趟旅途中最漫長的一段路程。在Jasons的Free Maps版本中,稱2號公路為Wine Trail,這一整條公路盛產葡萄,因此葡萄酒就成為這邊重要的經濟產業,其中又以Hawke's Bay(霍克斯灣)周圍的城鎮最為著名。這邊所生產的Chardonnay, Cabernet Sauvignon與Merlot相當有名,在台灣不太容易買到紐西蘭所生產的葡萄酒,有機會到此旅遊的話,千萬別錯過了這個盛產美酒的區域。
Napier位在北島東岸的Hawke's Bay(霍克斯灣),除了盛產葡萄酒之外,它的裝飾藝術也聞名全紐西蘭。在Cambridge(劍橋)拜訪農莊的時候,農莊的主人Ken曾經告訴我們說:「Napier是個很漂亮的地方。」
當時他說一般遊客在北島中部旅遊時,都是以金三角的行程為主,所謂的金三角是指Hamilton(漢密爾頓)、Rotorua(羅托魯瓦)、Taupo(陶波)這三個地方,剛好三個地方成為一個三角形。如果沒安排到Napier實在是非常可惜。
Napier的裝飾藝術(Art Deco)之所以名聞全國,這還是拜1931年的大地震所賜。這場地震的規模高達芮氏地震儀7.9級,整個Napier被夷為平地,在重建家園的同時,也開始了裝飾藝術的發展,因此在Napier的市中心裡,可以看到許多各有特色的建築物。
原先我的行程規劃是參訪Martinborough酒莊,在Napier的i-SITE取得當地的地圖與旅遊資訊之後,我決定拜訪Mission Winery與Church Road Winery。當地的酒莊除了葡萄酒的試酒之外,一般都有午餐與晚餐可供遊客選擇。除此之外也有葡萄酒生產過程的導覽服務,不過這些都需要事先預約。抵達的當天晚上,原本想到Mission Winery用餐,結果已經被一場婚宴給包下來,所以改預約了隔天的Church Road Winery的午餐。
酒莊裡的套餐跟一般的餐廳有什麼不同嗎?Church Road Winery所提供的餐點相當的精緻美味,每一項主餐在Menu上,都有建議搭配的葡萄酒,當然搭配的葡萄酒就是Church Road自家所生產的美酒,而這也是在酒莊裡用餐最特別的地方。在還沒用餐之前,還可以參加試酒的活動,一般在入口處都會標註今日試酒的種類,在服務人員的詳細解說之下,遊客可以恣意品嚐不同葡萄酒的口感與特性。
近三年薄酒萊新酒在台灣非常風行,我對於風行的定義是指薄酒萊新酒銷售的消息稿、預購、紅酒美食饗宴一年比一年熱鬧,不知是前年還是去年,7-11也提供了預購的活動,而幾家大型的量販店也一起加入戰局。
我自己對於紅酒沒有太多的研究,但每個月都有習慣買一兩瓶紅酒來品嚐一下,這一次薄酒萊新酒的媒體報導很熱鬧,十一月第三個星期四的凌晨,酒商們舉辦了相關活動,我看到很多人在百貨賣場前排隊等著要買今年的薄酒萊哩!
BEAUJOLAIS位在法國勃根第地區的南邊,新酒的釀造與一般紅酒不同,它的釀造週期只有兩個月,並沒有經橡木桶存放的過程,而是直接封裝銷售。1967年法國政府頒佈薄酒萊新酒必須在11月15日之後才能上市,而酒商為了行銷與販售,之後統一在11月第三週的週四銷售薄酒萊新酒。
原本BEAUJOLAIS區摘種的葡萄是Gamay品種,它屬於劣等的品種。不過目前也種植Pinot、Chardonnay等其它的品種。但因為酒商的行銷手法,讓薄酒萊新酒聞名全球。
薄酒萊新酒的釀造方式有別於傳統的紅酒製作方式。傳統紅酒的釀造過程是將葡萄擠壓後,連皮跟籽一起浸泡在桶子裡發酵轉成酒精而成葡萄酒。而薄酒萊新酒採用的是二氧化碳浸泡法,它是將整串葡萄一層一層的放進桶子,在葡萄本身重量的擠壓之下,最下層的葡萄破裂流出汁液開始發酵,發酵時會產生熱量跟二氧化碳,連帶的帶動上層葡萄的發酵作用。大約一週之後,上層的葡萄發酵完成,也開始流出汁液,之後將發酵的果汁倒出來,其餘的才再進行標準的發酵程序,薄酒萊新酒就是這樣產生的。也因為採用這個方法,因此它的單寧酸較少,酒精度也較低。
前年法國因為熱浪的關係,氣候變化較大,薄酒萊新酒的口味甜而濃郁,聽說今年的葡萄很好,所以新酒的口味也是近幾年來最好的一次。因此我又去買了四種不同的薄酒萊新酒回來嘗試。
我分別在義馨行跟家樂福各買了兩種不同酒莊出產的新酒,以前在Arcnet的時候,就經常到義馨行買紅酒,它推薦的紅酒都蠻符合我的喜好,而且價格很公道,所以我喜歡來這邊挑酒。這次在這邊買的三支,兩支500,另一支440。在家樂福買了一支570,另一支328。到現在328的還沒喝到之外,其他四支都喝完了,哈~
我的感想是440那一瓶最符合我的口味,至於570那一支實在是不怎麼樣,哇哈哈~
我自己的經驗是,別買350以下的紅酒,通常350-500之間的都還不錯。另外我最常買的是澳洲的袋鼠紅酒(Shiraz品種),我記得應該是黃標籤,只要認明是Shiraz的那支就對了(它一共出三種紅酒)。這在一般賣場都買的到,而且它的瓶塞不是橡木塞,不用擔心會把瓶塞給拔斷。
這就要再大力推薦一下上一回在香港買的開瓶器,真的是超級好用,開出來的酒瓶塞可漂亮的勒~喜歡喝紅酒的人,不妨買一支回來用,很不錯哦!
P.S.
義馨行
台中市南屯區大墩十七街137號
我一直想學電影愛蜜麗裡面的情節,所以買了個怪怪的玩偶,以後她就會負責出現在不同的國家跟地方,跟大家見面啦!(不過這玩偶晚上看到時,應該會嚇到不少人吧!)
過境香港時,在尖沙咀的海港城裡,看到了一間很不錯的店,這間店裡賣的是生活用品(偏向於廚房與飲食用品),每一件商品都很有特色,重點是......超便宜~所以跟大家介紹一下。
這家店的名稱是GOURMET KITCHEN,看店名真的是在賣廚房用品的。它在海港城的3301櫃檯,比較靠近尾端的馬可波羅太子酒店,就在三樓,應該還蠻好找的。除了這間店外,旁邊也有三間類似的生活用品店,主要以不銹鋼的設計商品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