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產業的進步,就如同Intel的創辦人Gordon Moore所說的:「每隔18到24個月,晶片上的電晶體數目會增加一倍,同時電晶體的尺寸會縮小,但效能與處理能力會變成兩倍,且價格會減半。」這就是著名的Moore’s Law(莫爾定律),而且未來的十年內應該都還適用於半導體產業。

這不禁讓我想到我生平所接觸到的第一台電腦,當時我應該還是小二的學生,那時家裏有一台Apple II,這是我小舅念台大電機所時使用的工具,後來成為我的玩具之一,我自己的第一台電腦是80486 DX2-66的規格,記憶體只有64MB。當時學校裏的電腦還是AT、XT(80286)這種規格。之後我陸陸續續換了很多電腦,學生總是喜歡自己組裝電腦,更換零件,有時還喜歡玩超頻的遊戲。所謂超頻的遊戲是指我用便宜的價錢買了一顆低頻的CPU,但卻讓它用高1到1.5倍的頻率來運作,這可以讓電腦速度快一些。

在我的學生生涯裏,一直在追求電腦硬體更新的速度,而這同時軟體也是一樣。從DOS 2.1版開始,一共經歷了DOS 3.3、DOS 5.0、DOS 6.0、Windows 3.1(外掛在DOS上的圖形GUI介面)、Windows 95、Windows NT 3.5、Windows98、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其中還包含了IBM的PC DOS與圖形作業系統OS 2。

而這是作業系統的部分,應用程式就經歷過更多的改版,像是早期的PE2、Lotus 1-2-3,然後到了視窗下的Office系統。而影像管理、處理的程式演化更是驚人,以前的Xing秀圖程式不知不覺被AcdSee取代了,Photoshop我從4.X版開使始用,現在已經到了CS版。而最早以前很流行的ICQ慢慢也被MSN與Skype取代,而IE更是直接將Netscape打入冷宮。

在我進入社會開始工作時,我參與了當時Intel的認證計畫,這計畫其實也沒什麼,只是因為公司代理了Intel的產品,而我們理所當然就參加了Intel培訓的課程,並有一個簡單的考試認證制度。記得有一次我去參加一場Intel的經銷商年度計畫研討會,Intel發佈了它本季一直到下年度的產品發表計畫,那時我才知道市場上販賣的商品都是一直不斷被取代的,而這卻是廠商早就盤算好的計畫。

明明技術已經很成熟可以發表代號F的商品,但市場上現在推行的卻是代號C的商品,而每一季都會陸續推出下一個版本的商品,C、D、E、F…….這樣的接替下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刺激消費。而我們真正買到的,並不是最新的商品,這只是行銷計畫裏的一個環節而已。(多新不重要,能夠賺錢的才是最重要的)

[全文:]

剛開始工作時,我還是保有學生組裝電腦的習慣。雖然公司裏代理了許多知名的品牌,包含當時處理動畫方面很知名的SGI工作站,但我們自己公司使用的電腦卻是組裝的。我們當時是數技、展碁與捷元的經銷商,因此我們都是選擇雙CPU的板子,電腦使用雙CPU,記憶體用了512MB,顯示卡是64MB的,而硬碟用的還是SCSI的。當時一般的電腦標準配備是500MB的硬碟,64MB的記憶體,顯示卡不過2MB而已。

因為公司是作動畫的,因此免不了需使用高階的電腦配備,但是市面上的知名品牌沒有販賣這種規格的電腦,唯一專門做動畫的SGI價錢類似,但等級卻差了一截。而我們自己組裝的雙CPU電腦一台需要15萬左右。

之後電腦硬體進步的速度越來越快,慢慢雙CPU不再是夢幻機種,而到處都可以看到1GB記憶體的硬碟,一般標準型的電腦已經可以很快Render不需要數十萬的電腦才能達成。

到這個階段來,審視了公司裏硬體的採購計畫跟方式,發現購買知名品牌的電腦,可以省去許多維修與維護上的費用,當然這也是因為電腦技術不斷演進的關係,而以前組裝的模式有其時空背景與因素。

這讓我想到,當我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總喜歡追求最新的事物,不論是電腦方面的技術、新知,亦或是電腦的硬體配備、軟體程式,總是要求走在時代的最前端。當時對於市場上各規格的主機板、CPU、顯示卡等周邊配備如數家珍,而軟體的發行板本記的比歷史上條約簽訂的年代還清楚。每一期各家出版的電腦雜誌,我幾乎都買,原因只是因為我擔心被這個資訊產業給淘汰了。

當我進了社會,卻是個截然不同的情形。公司要的東西很簡單,就是節省成本、創造利潤,至於個人的技術那是原本就該具備的本職學能。好一點的公司會提供教育訓練,但多數的公司是抱持著「我是付錢請你來工作,不是付錢讓你來念書的。」

在工作的經驗裏,我體會到電腦技術不過是一項工具而已。我們都追隨著最新的技術,但前提是那一項技術應該帶給我們獲利才對,否則用了最好的硬體,用了最新的軟體那又如何?如果無法替公司帶來獲益,都沒有實際上的意義。

說到追求軟體與硬體的最新技術,多數的人看到新硬體或新軟體的發佈,大都會迫不及待的想體驗新技術所帶來的便利性,但實際上卻往往不是這樣。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我曾使用過Pentium Pro的CPU,當時剛好遇上匯流排從16位元跳到32位的技術。我迫不及待的買了Pentium Pro的CPU,結果不到半年,卻出現穩定的Pentium CPU,這產品線就只有半年的生命週期,之後就成了孤兒,因為根本買不到它的相關周邊。

我的筆記電腦是SONY的VAIO,它內建了藍芽、無線網路、與Memory Stick的存取槽,結果它只提供了USB 1.1的介面,而藍芽還無法跟某些新的周邊連接。而這些都因為我選擇最新的技術,但因為當時標準還沒統一,最後我卻只能享受那一瞬間的高科技,而失去了延伸與擴展性。

軟體部分更是如此,每一次應用程式發佈了新的板本,管它是不是標示著BETA版,最新的軟體其實都隱藏著不少的BUG。舉Microsoft的軟體為例,都已經是直接在市場上販賣的軟體了,還不是有一堆的BUG。前幾年還沒有什麼更新程式的觀念,消費者只能默默承受軟體當機的窘況。

在我之前服務的公司裏,也因為軟體的更新發生了不少問題。當時我們使用的是3D Max與VIZ這兩套軟體,同時配合Photoshop做平面編輯的工作。有一次某一個軟體出現了新的版本。於是有同事很高興的把最新版本安裝在每一台公用的Render機上面,結果因為這最新版的軟體還有BUG,就這樣電腦一直當機,本來一張圖要計算三、四天的,因為當機的關係,這些圖足足延遲了三個多星期。

另一個例子是,公司為了提升競爭力,於是每當有新的版本出現,就要求大家的技術跟著升級,舉Photoshop來說,5.0跟5.5版的使用介面改變不多,但到了6.0確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改變。對於每天趕著項目的設計師來說,一個不熟悉的介面,不但不能讓他們享有新軟體的技術,反而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與士氣。後來公司發現狀況不對,才另外指示以後新軟體一律經由RD與系統部門確認與評估後,才決定內部是否要升級到新的技術。

而從微軟每一次的研討會都會發佈一些180天的軟體,我們也可以證明這些軟體雖然提供了新的功能,但使用新功能就需要有當實驗室白老鼠的心理準備。如果只是閑閑沒事,那測試這些軟體是很有趣的事,反正出了問題系統重新安裝就好。但一個企業體系可不是這樣,它需要一個穩定的工作輸出,才能維持企業的營運。

個人的考慮與企業的考慮,差異就在這裏。企業要求的不是外表的亮麗光鮮、新穎科技,它需要的是真正帶來獲利的穩定平臺。

那結論呢?我還是喜歡使用新穎的東西,但前提是它不會影響到我謀生工具的穩定才行哪~





2005-05-13  -  duncan Email  -  2215  -  資訊工程 - 讀者回應

回應管理, Pingbacks:

這篇文章還沒有 回應管理/Pingbacks ...

讀者回應:


你的Email位址將不會顯示在這個站點.

您的URL將被顯示.

允許的XHTML標記: <p, ul, ol, li, dl, dt, dd, address, blockquote, ins, del, span, bdo, br, em, strong, dfn, code, samp, kdb, var, cite, abbr, acronym, q, sub, sup, tt, i, b, big, small>
Enter this code:
authimage

(換行會被轉換為 <br /> 標記)
(將你的姓名及Email及網址記在Cookie中)
(讓使用者可以直接寫訊息給你(不會顯示你的Email).)

上一篇文章: 新宿車站的記憶下一篇文章: 代代木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