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Blog(部落格)這個名詞持續的發燒,原先只是一小群網路先進努力的在推廣MT,後來經由媒體的報導跟炒作,一瞬之間Blog似乎成了一個新潮流與新技術的代名詞。而到了今年,部落格還脫離了網路世界,連實體的事物也都搭上了這股潮流,比方說有某些建案其房屋的名稱就稱為XX部落格,而某些公司或專案名稱,也一樣的都有部落格三個字包含在裡面。
在看了工頭所寫的『[危機處理] 時報旅遊部落群、老夫子旅行夜談、玩家講堂、部落客旅行團、工頭領團聯絡簿...等網址變更通知』與『蕃薯藤變天事件,一個「企業部落客」的感想』之後,我也有些想法不吐不快,因此特別以這個主題,寫寫我自己在推行所謂「企業部落格」時,所遭遇到的一些問題與挫折。
對於長時間使用網路的族群來說,我們都深信網路的無限可能性以及創造性。而對於一直都處於IT這行業的我來說,從求學時期開始到出社會工作,我的生活早已跟網路世界緊密的連接在一起,使用網路來輔助工作,甚而提高工作效率亦或是進行業務開發、客戶服務、專案行銷、社群經營......這些對我來說是在理所當然不過了。但對於多數人來說(相信我網路真的沒那麼普及,它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卻不是如此。
說穿了Blog並不是什麼新技術,但它卻是一個新平台,它提供了良好的介面(與其他之前所提供的平台來比較),可以讓更多的人不需要知道太多複雜的技術、網頁編碼,便可以盡情的組織一個屬於自己的網路媒體。加上它的串連與互動性很強,而其提供的RSS又具有高度傳播的功能,這些都是以往的平台所沒有的特性。而我個人對於這個新平台的誕生,充滿了至高的敬意,我認為技術再先進,都比不過一個可以普及推廣給大眾的服務。
企業使用部落格跟企業使用傳統的網站,兩者並不相抵觸,而且還具有相乘的功效。我所工作的領域,以及一同努力的工作團隊,剛好具有系統、程式與美編的能力,開發、經營以及美化企業網站,一直都是我們團隊的主要工作,不論對象是我們的客戶亦或是我們自己。自行設計網站的彈性空間大,在頁面呈現的精緻度或多媒體內容,也能得到較好的包裝,相對的開發、更新與維護的成本也會提高。
使用部落格平台的好處,在於它的後台介面簡易,不論要進行教育訓練,或是交由任何人來維護,都比客制化的網站來的容易。再者它的主架構已經完成,又有許多免費的開放碼,對於開發團隊來說不需要多花時間去做重複的工作,只需要針對我們的需求,自行修改原始碼即可。而我認為它最大的好處是不論是否使用相同的平台,它都可以相互串連起來,而且它在搜尋引擎上的能見度與曝光度,比傳統的網站高太多了。不過使用開放原始碼的平台也有缺點,那就是版本更新的問題以及漏洞修補的作業。
我自己所使用的b2evo這套Blog平台,是測試過好幾套系統後決定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它的程式碼不但是開放的,在官方網站上還附上了完整的原始碼修改手冊,這一點是最符合我當時的需求。除此之外,它有很不錯的後台功能,包含一套陽春但是相當好用的統計系統,它可以讓我得知誰引用了我的文章、搜尋引擎來我這邊探索的記錄、訂閱RSS來源的平台、使用者的瀏覽系統、以及直接閱讀的頁面......等。以往這些得透過log分析程式,每週我都得產出一次報告並仔細用人腦來閱讀,有了這系統後我就比較不那麼依賴完整的log分析了。
使用了一陣子之後,我才發現這套系統更強大的能力,在於對外的傳播,尤其是搜尋引擎的排名上(可參考上圖的Google網站管理工具資料)。在國內有些經營電子商務市集的公司,專注於所謂排名的技術於服務的提供。然而使用了這套Blog,基本上只要標題是熱門關鍵字,我發現我的文章幾乎都在搜尋引擎的第一頁或第二頁,當然這是始料未及的事,不過它也成為我推導企業部落格的主要原因。有關搜尋引擎的能見度,除了所謂的page rank之外,排名的能見度對企業來說是比較實際的指標。
寫了一長串,終於要開始說所謂的企業部落格了。部落格的平台,它的應用以現階段來看,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企業。不管是企業本身的對外網站,亦或是員工使用部落格,都有其風險以及不適用的因素存在。比方說對於提供客制化服務、機密性服務亦或是產品性服務的公司來說,使用自製的公司網站,能提供給客戶的介紹遠比Blog的功能來的多。而我認為Blog本身適用於經常會有文件發佈的產業,比方說媒體業、服務業......等。除此之外,它還可以成為企業電子報的一個輔佐品或替代品。
早幾年電子報的確有其行銷的功用存在,依據當時的一些評論、數據分析與問卷統計來看,每傳播一百萬份的垃圾信,至少都還有將近三成的回收率。關於這一部份我也做過一個陽春的實驗統計,實驗的手法很簡單,就是用坊間販賣的發信軟體,發了一萬份信件,其中內嵌了一個空白圖型,然後發信一週後再進行log統計,結果出乎意料,竟然有將近五成的點閱率。當然點擊不代表閱讀,但可以做為上述所謂「垃圾信三成曝光率」可信度的一個參考值。但近年來垃圾信實在是太氾濫了,因此利用Blog的高曝光性以及RSS的傳播性,我認為它的確可以做為企業電子報的一個輔助系統,當然命中目標群的機率也相對提高。
前面提到對我們這些長期使用網路的人來說,所謂的「理所當然」,在企業裡是行不通的。通常會想利用Blog來做為行銷輔助工具,多是因為沒有多餘的經費支出,才會想要轉而利用新型的系統,來創造一些全新的價值。若真的有大筆的經費,那能玩的手法當然就更多了。企業是個經營體系,一切以營收為主要考量,要說服老闆同意員工利用上班時間來搞這種新型態的實驗計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要說什麼要求資金的挹注或人手,光是提案人花時間在這上面,就不見得是公司會允許的事。
所以除非你自己是老闆,否則在進行企業部落格這件事的推廣上,要考量的因素很多。往往除了得耗費心血佈局,思考如何將企業的性質透過部落格的應用來推廣,同時還得不斷的說服老闆,提出有利的數據,讓他支持你的企畫與行動。提到有利的數據,天啊!請問你要如何去預估使用Blog所會耗費的企業成本,以及預計半年、一年、兩年的成效為何?別說Blog了,光是一般的傳統網站,亦或是購買Google、Yahoo的廣告,要預估它替公司帶來的成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能做的,就是透過所謂Web log的分析、企業電子報的傳送與客戶問卷調查、業績的成長來作交叉統計的分析。老闆好一點的,也許寬容度較大,願意讓負責的員工全權處理,等到一個約定的時間點,再來進行總結跟檢討。而老闆態度比較猶豫不決的,那就慘了。三不五時就要專案人員提出報告跟數據,同時又會質疑這個方向是不可行的。說句員工的心裡話,我們推行這些還不是為了公司長遠的成長跟曝光來考量。而老闆可能認為,與其花時間去投資一個不確定的東西,還不如來分攤現有的工作。
也因此我很能體會,使用BSP所提供的免費功能,來做為企業部落格行銷與實驗的工作。當然用一個不屬於自己公司的服務,打著公司的名號,對有些人來說這是很不專業的事。比方說企業識別本該只有一個,但使用了這些免費服務後,我們還得幫提供者打廣告,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這不是很荒謬的一件事嗎?
或許從某些角度來看的確是如此,但換個角度來說,卻又不見得都是負面的狀態。BSP有其廣大的社群跟會員,除此外還有瀏覽的過客,這些對於企業來說,是另外的一種資源。而一個新型態的企業平台推出,短期內只靠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達成這樣的規模。所以如果從策略結盟或是互取所需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可行的一個方案。
對於企業的客戶群來說,專不專業不是只憑藉一個企業的識別,而是它所能提供的服務。所以我認為這種模式,對於實驗性的計畫,或是初步的一種佈局,是比較節省成本跟阻力的考量。不過遇到了類似這一次「樂番天」的危機事件,就如同工頭所說的:「只能啞巴吃黃蓮,苦往肚裡吞。」
有些人在這時候會提出來,為什麼不自己架個Blog?嘿!如前面所提的,Blog之所以可以風行,就因為你不需要了解太多,就能上手。如今自己要架個站,說來容易,做起來到不是那麼簡單。架站都是對於懂的人來說的行話,對於多數的中小企業來說,委託別人來做只是又被扒了一層皮而已(就算自己有IT人員,資訊領域這麼廣也不是人人都懂Blog)。所以這都是一種本位迷失,因為我們很熟這個領域,心理就認為其他人也很熟。果真大家都那麼熟的話,那我們也就沒什麼好混的了,哈~(所謂的專業,說穿了都是騙別人不懂而已)
再來針對自己架站好,還是用虛擬主機好,之前我寫過這一篇「Blog&IT委外好?還是自己架設好?」,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在當時我的主機還是放在自家,但後來評估了電費跟網路費之後,我還是把家裡的伺服器給關了,目前我的網站跟Blog是放在BlueHost上面,它也提供Blog的平台,不過我還是使用自己修改後的這套,對於這供應商的服務,我只能說真的很便宜啊!唯一的缺點是近日我的瀏覽量增大,只要CPU用量超過那台伺服器的20%,我的服務就會暫時中斷。不過我大概不會因為瀏覽量增大而多花一些錢升級,哈。
前面也提到,企業若要架設自己的Blog,其實是有潛藏的營運成本的。大概是專案經理的習慣,動不動就是要計算成本。不論是自己的伺服器還是託管,亦或是使用虛擬主機,都會有其額外的成本。除非自己公司有專業的IT人員,且資金雄厚,否則我不會推薦自己架設伺服器。架設伺服器不是什麼難事,坊間套件一大堆,點點點一連串的服務就完成了。但架設不是重點,維護、防堵、備份跟備援才是重點。偏偏這四項都要花很多時間跟金錢,所以我不建議企業用這種方式。
使用虛擬主機,是企業節省成本的一個好方案。不過我個人不太相信虛擬主機商的穩定服務,一方面我剛好曾經是某虛擬主機商的系統工程師,二來我不相信有永遠穩定跟安全這一件事。所以儘管使用虛擬主機的服務,一樣有可能遇上危機事件,因此備份跟備援也是基本的考量。這些看起來不重要的工作,都是遇上問題時才會知道它有多重要。而在我十年多的職場生涯裡,偏偏就是遇上了無數次的問題,而自我檢討的最大原因,通常都是便宜行事所造成的。所以這也養成了我工作很龜毛的習慣,因為我已經受夠了。
企業使用部落格是一種趨勢,而未來會有更多行業領域的企業,使用類似或是更新的平台來進行商業的行為。而這也突顯了一些管理、倫理與機密的問題。比方說前陣子無名小站的風風雨雨,然後上週的樂番天事件,就會看到一些端倪。企業員工使用部落格原本是件好事,然而其發言的角度到底是代表個人,還是無形中已經成了企業的形象之一,我想這是很難以去區別的。對個人來說,這不過是抒解個人情緒的一種管道,但對閱讀的大眾而言,卻不是這樣一回事,而這將也會成為企業的一種面向,只不過是好是壞很難事先得知而已。
我在前公司服務時,一直努力的在幫公司進行企業部落格的扎根與佈局的工作(Blog還可以做為內部知識管理系統),很可惜推廣的過程阻力重重,儘管我認為網路的成效是長遠來評量而非短期,但某些企業的型態,就是只能以短期的模式,來評估專案的成敗。而與公司的溝通跟所謂的專業教育,往往耗費的時間遠超過實際該專注的工作上,對於許多傳統的中小企業來說,雖然有些主事者知道轉型的必要與迫切性,但卻不一定能接受額外的投資、佈局、市場與技術。而隨著我的離開,這些創新的工作還沒收成,卻已經夭折了,只能說我在這方面的專業真的不夠,只有技術跟想法遠不如溝通或成本來的重要。
我一直在思考我自己在企業部落格的實驗,亦或是我在網路世界裡的一些經驗,到底能不能幫企業帶來真正的收益。而這收益又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衡量跟評估?當然目前也都還在跌跌撞撞的階段,只是我還是深信網路世界的應用,其成長性還很寬廣,也許我們還太嫩,也許時運未到,也許市場還沒真正成熟(成熟的話也不用做了,哈)。不過,就算遇到挫折跟危機,換個角度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成長與經驗的累積呢!所以,相信它,就持續的深耕吧!
延伸閱讀:
樂蕃天事件延伸閱讀
P.S.
在Blog.XDite.net » 再續:真的一點都沒有差?這篇文章的留言,備份一下。
在反向連結裡看到有熱心的網友將我的那一段話轉貼到這裡留言,儘管那不是我貼的,但因為那一段話我引用到這一串的文章跟留言,所以也應該算是我說的,哈~由於自我的堅持,向來針對個人的發言負責,所以我在這裡也說一下我對這件事的看法,同時公開承認我是俗仔,我不願意自己家裡也成為口誅筆伐的戰場,哈。
對於樂番天事件,三方公司如何協調運作,這內情我不是當事者或其員工,因此到底誰是誰非,我不去臆測,也不加以評論。不過擺在眼前的事實是,這些使用blog服務的會員們,包含引用或訂閱其RSS連結者,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響,以我自己為例,我得修改數百筆訂閱的RSS連結。雖然我並非天空或樂多的用戶。
說回天空被鄉民們指責的問題,不管真正的事實是什麼?危機都已經產生,在這狀況之下,多說無益,對於公司來說如何處理危機反而成了比較重要的問題,畢竟事情都發生了,多說多解釋其實於事無補。
我個人不太認同公司的員工以個人的角度,來進行相關事項的說明、或心情闡述。畢竟亮出了公司的名號來,其發言就會被多數的大眾認為代表公司的一部份。發言的好,對公司來說並不完全代表公司的立場。發言的不恰當,在這危機處理的時刻,只不過是替公司帶來更差的影響而已。當然上面這一段話,只是我個人無知的想法,大家有不認同的權力,所以請不要因為我說了自己的想法,進而帶來了一連串的聲援跟討伐。
錯誤有時不見得是壞事,很多經營的理念或方向,往往都是從錯誤所累積來的。而抱怨、討伐也不見得都是負面的,如果能把這些反應,當作是一種不用錢的市調,亦或是當作跟網民取經,轉個念頭思考,對公司長久經營來說卻是一件好事。
在台灣,罵來罵去大家早習慣了。而這些對於公司一時的毀譽或危機,只要善加處理,往往會帶給公司另一種面貌。大家其實不在意誰被誰買走,誰又被誰K了一下,或是誰被背叛。說穿了,我們能正常的運作,那些商業行為其實不干我們的事。所以秉持這基本的原則,提供完善的服務,才是經營者首重的目標。至於經營時多麼辛苦的過程,那不妨等雜誌記者上門後,再來跟他們分享,相信到時候肯定會成為一篇文情並茂的企業成長史兼專欄。
以上,個人無知的發言,大家看看就好,這個世界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週末快到了,雖然天氣不好,但出外踏踏青散散步,轉換一下心情,相信會比義憤填膺或冤情難雪的情緒,要好很多。祝福大家週末愉快~
回應管理, Pingbacks:
有一定的規模甚至是大型企業,架一個專屬代表公司形象的部落格是一定要的!
假設微軟沒有自己的部落格好了,如果公司決定要有一個或多個部落格,總不會去使用google或yahoo的免費部落格吧=.=
我只能說,
真正做決定的人才是老大啊!
在大企業自己開發所有的東西都不是問題,
別說大企業,
自我吹壘一下,
就算我自己一個人,
也還有能力獨立處理系統、軟體跟內容,哈~
只不過你我都不是老闆,
而這卻是最現實的事。
企業裡主管雖有決策權,
但最終的決定還是在老闆手上,
就是這麼一回事而已。
果然長江永遠有後浪. 還好我們的企業組合中也有些前浪加上後浪.
我想我應該是屬於那種你所謂的可以做定的人. 我們一群同事建立了一個還算有效的企業電子商務網站, 大幅度改變傳統經營的模式, 將實體與虛擬結合.
現在又感受Web 2.0 及 Blog有其迷人之處,看來加碼投資是免不了的了.
當先生遠(近?)在台中, 下次來台北玩耍時先通知我, 我們公司的前浪與後浪想找你聊聊. You are welcome to mail or call me any time. Private line: 27174698
你另篇有關中文表拿能力的文章有意思. 現在還有網路人談這個題目?
Jason Wang
Lion Travel
我看了你的簽名,沒弄錯的話應該是雄獅旅遊吧!旅遊業網路化的速度很快,剛好部落格也很適合這個產業的模式,因此在企業部落格的推展部分,除了媒體評論方面的領域外,旅遊業也應該算是很適合的一種行業。
改天有機會的話,大家再聚一聚,哈~
有關中文的部分,我覺得語言除了是溝通的工具之外,同時也是情感表達以及藝術文化的一部份,我覺得這是值得大家努力去推動的一個議題。越寫越嚴肅了,哈哈~
以婚紗業者本身來說,需考量客戶需要的是什麼,應該說大部分要結婚的新人,是怎麼來挑選婚紗店的。
通常對於婚紗以女孩子的角度來說,我猜應該是以禮服的樣式為主吧!至於男孩子大多都是OK就好。而整個拍攝、禮服以及製作的費用,也都是新人考量的重點。通常面臨結婚的狀況時,都會有一大筆開銷,多數人都是能省則省,因此選擇婚紗通常也都是比較個幾間之後,才會做決定。
在這種前提之下,是否要在網路上曝光,甚至選擇網路做為廣告的通路,這需要仔細的提出規劃跟願景。我本身認為婚紗目前的經營模式,還是以傳統的方式為主軸,原因就如我上述所提的。
但網路的普及化是一種潮流,怎麼提升服務的附加價值,也能開拓出一種商機,當然也增加一種與其他業者不一樣的比較項目。
所以我想企畫的重點,應該在於能夠在節省成本的條件之下,但又能試行這個提案,並開拓出新模式的商機,這樣一來比較能得到老闆的認同與注意。
在Blog普及於個人生活的狀態下,要怎麼利用Blog去創造所謂的商業價值,其實並不是像媒體把他當作一個題材來報導或炒作,就能吸引到所有人的注目甚而獲利的。
商業的進行都會回歸到基本面,透過網路的確能夠提供更貼心的服務,但相對的若服務不好,帶來的傷害也很大,這算是一把利刃的兩面吧!
Anyway,我對婚紗這個行業的所知不深,所有知道的都來自於已經結婚的朋友們。以上算是我個人一點小小的建議,提供你參考。
不過最近跟一個去年升主管的朋友聊到這件事,
他竟然一副輕鬆自在的樣子跟我說要當成功的主管就要有「領導3元素」:思考、感受、行動。
後來才知道他說的是《我當了主管怎麼辦?-口袋裡的稱霸領導學》的觀念,
剛買回這本書時是還蠻驚訝它這麼輕薄的,但讀了之後才發現精華中的精華都已經集結在裡頭了,
個人還蠻推的~參考看看啦! 畢竟人不是被管就是管人,多吸收一點一定有幫助!!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09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