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規劃與分析是決定產品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無論是初創公司還是成熟企業,精準的產品規劃不僅能幫助團隊聚焦於核心目標,還能有效應對市場的競爭與挑戰。如何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產品分析,並制定具體的執行策略,是產品開發過程都需要面對的課題。

產品規劃通常涵蓋多個層面,從理解市場需求到設計商業模式,從制定價格策略到選擇銷售管道,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結合數據分析、用戶研究以及創新的思維方式。這不僅是對產品價值的深度挖掘,更是企業在激烈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的必要步驟。

對於產品規劃,我一般會從「揣摩上意」、「集思廣益」、「市場分析」開始,接著思考「商業模式」、「市場份額」、「產品結構」,最終再進行「價格策略」、「銷售策略」的規劃。之前我分享過<如何擬定網路平台產品的定價模式>,裡面提到如何有效制定產品的價格策略。而這篇文章我將以結構化的方式,分享我在軟體平台開發過程中,會進行的產品規劃與分析的前期核心環節,包括如何揣摩需求背後的商業目標、如何進行市場與競爭分析。同時也會分享如何透過AI工具的輔助,提升我們作業的廣度與效率,希望這些清晰的框架與實際經驗的分享,可以提供完整的產品規劃指引。

◎揣摩需求與目標:理解產品的本質

產品規劃的第一步是明確需求背後的商業目標,這是一切決策的起點。需求通常來自多種管道,例如常見的是由經營層/老闆提出一個戰略概念、或是我們從使用者回饋中發現未被滿足的痛點,抑或是競爭環境中出現的挑戰。無論來源為何,最終的目的是確保產品的設計方向與公司的商業發展藍圖保持一致。這裡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需求提出只是開頭,不論是由誰所提案,負責作業的人都要進行適當的市場解析與研究,最終才制定一個可行的產品方案。千萬不要只評直覺或單一觀點,就投入產品的規劃與開發。

例如,我們接到經營層提出一個目標:「提升現有產品的用戶黏性」,更具體而言公司希望能夠促使現有客戶持續進行消費,並透過建立完善的系統與機制,進一步強化客戶與產品的連結。這個策略不僅能提升客戶忠誠度,還能有效降低市場開發成本,因為對於企業來說,維繫舊客戶的成本通常遠低於開發新客戶。同時公司也希望藉此實現資金預收,為企業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從而更靈活地管理金流水位,支持公司的業務運營與擴展。

這個看似簡單的需求,其背後蘊藏著多層的事項要進行分析跟考量。我們利用這個假設的目標,開始進行產品規劃的實作拆解,由於不同行業別對於產品用戶黏性的切入點都不相同,我就以網路平台的角度來切入,實作中提到的一些情境、系統規劃,會適用於下列的幾種產業:健身俱樂部、電子商務平台、餐飲連鎖品牌、共享辦公空間、娛樂與影城、旅館住宿集團與OTA。

在這個階段我會透過生成式語言模型來提供給我產品方向的思維參考,我可以給予一個提示詞詢問:「在網路平台中,要達到提升現有產品的用戶黏性,有哪些系統功能可以實現呢?」透過像 ChatGPT 這類的語言模型,就會給出一些參考,像是會員積分與紅利系統、VIP 分級會員系統、推薦系統與個性化內容、任務與獎勵系統、個性化行銷與消息推送、訂閱制服務與專屬內容......等。當我收到這些參考項目時,就會開始跟我已知的服務進行關聯,例如會員積分與紅利與會員分級系統,不論在零售業或是旅遊娛樂產業都很常見。推薦系統跟個性化內容,最早在 Amazon 電商最為知名。任務與獎勵系統像Nespresso膠囊咖啡,或是寶可夢的手機版遊戲,都有這一類的設計。跟已知的服務關聯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一方面讓我們更進一步去理解這個功能的可行樣貌,另一方面也養成對於生活中接觸的不同事物仔細觀察的習慣。

除了透過提示詞來取得產品方向的參考外,還可以不斷的利用提示詞深入分析,或對於我們不太理解的項目進行解釋。同時也可以提供目前我們已經擁有的功能,來推理較適合開發哪一種新的功能達到公司的目的。例如可以透過這個提示詞來詢問:「上面提到的功能哪一種最能實現預收金流,以及技術上面的困難度最低,使用者的接受度也最高?」這時語言模型回覆提到「訂閱制服務與專屬內容」 是最能實現預收金流、技術困難度相對較低、且使用者接受度最高的一種功能。通常語言模型回覆的內容更多且更完整,因此可以往復進行提示詞的修正,最終獲取我們需要的資訊。

彙整了公司的需求以及我們整理的資料後,可以將本次產品規劃的核心目標定為:快速吸金以提升公司資金流動性,同時打造一個具黏著力且具備競爭壁壘的商業生態系統。這個目標的具體呈現與達成是透過推動「會員紅利」系統與「訂閱服務」機制,讓會員每年預先支付一個額度的會費,換取公司旗下的產品服務,而針對這個我們可以繪製一個系統目標的心智圖。

會員紅利系統目標

同樣心智圖的產生,也能以 ChatGPT 來作業,我們可以要求生程式語言模型以 Markdown 的格式來輸出心智圖,之後再將這個 Markdown 語法的文件,轉存成md檔再透過心智圖軟體來開啟,例如 Xmind 或 EdrawMind 來呈現心智圖。但這裡也需要注意一點,現有版本的生程式語言模型,其原理就是個受過大量資料所訓練出來的文字接龍。它所回答的內容不一定是真實的,我們可以透過這個輔助工具來提升效率,並快速獲取資料,但這些資料的彙整跟吸收,還是要仰賴我們的思維才能成為有用的東西。同時語言模型產出我們要求的格式時,有時會出錯,因此也必須了解這些格式的語法,當它出錯時才能進行提示詞的修正與調整。AI 工具很好用,但使用它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識背景。

[全文:]

◎市場分析:會員紅利與訂閱服務的潛力

在了解需求後,市場分析是確保產品規劃合理性的重要環節。分析市場環境、了解用戶需求、評估市場規模與潛力,能夠幫助我們確保規劃的功能和模式符合實際的商業環境,並具備產品落地的可行性。

⦿競爭環境調查

會員紅利與訂閱服務的機制在市場上已經有許多成功的應用,因此在進行競爭調查時,需要了解各產業內已存在的做法,以及我們的機制如何在市場中形成差異化優勢。

•健身俱樂部:許多健身房已經提供基於訂閱模式的會員卡,例如月卡或年卡,但大多數服務僅停留在提供無限次進場使用。競爭者鮮少結合會員紅利的概念,例如積分回饋、邀請好友的獎勵制度,這部分可以提供差異化的切入點。

•電子商務平台:Amazon Prime 是電商訂閱服務的知名案例,它結合了免運費、影音內容及專屬折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而國內 momo 也在九月推出 moPlus,這個服務也是為了要提升用戶的黏著度,它包裝了消費最高 4%回饋。而傳統零售商像 Costco 也是預收會員費也有推出黑鑽卡。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在這樣成熟的市場中找到突破口,例如聚焦在特定品類或地區服務會是一個方向。

•餐飲連鎖品牌:訂閱服務在餐飲業的應用較少,但已有成功案例,例如星巴克的「飲品訂閱服務」,同類型更早的是便利商店的寄杯服務。另外像飲食的外送平台服務,也有推出訂閱來節省運費跟取得優惠。這部份競爭者通常專注於單一優惠,而會員紅利可以進一步促進消費,如積分兌換餐點或專屬折扣,提升品牌競爭力。

•共享辦公空間:老牌的 WeWork,以及其他共享空間提供訂閱模式,但其競爭點多集中於價格與設施。我們可以通過增加會員紅利,例如跨地點的積分使用或會員活動,來創造更高的會員黏性。像十一月才剛在台中科博館旁營業的蔦屋書店,它推出了 Share Lounge(北部有南港跟松山店),則從另外的角度切入,蔦屋原先就有會員制度,但它原本是書店,現在等於跨入了共享空間的領域裡。

•娛樂與影城:連鎖電影院已開始推出類似的訂閱服務,例如在美國 AMC 電影院的「[A-List」計劃,它的特點是每週可看三部電影,沒有日期或電影的限制,還可以在線上預定。在線上串流平台如此盛行的市場裡,這的確是一個很特別的商業模式。傳統競爭者的優勢通常是會員觀看電影的價格優惠,例如大家現在都會先買團體票再畫位。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加強用戶的參與感,例如設計觀影積分兌換或專屬首映活動。

•旅館住宿集團與 OTA:訂閱制在旅館業的應用仍處於初步階段,多數競爭者提供的是類似會員卡的簡單折扣功能,或是消費累積金額的分級。另外國內的尊爵俱樂部(Premier Club)以及 OneTrip 都有推出類似訂閱的模式,前者結合了餐飲跟住宿,每年繳納會費即擁有遠超同等價格的餐飲跟住宿券,消費還可以再打折。後者是繳年費後平日可無限入住其合作旅店,但使用上有設一些限制避免被濫用。這兩間國內的類似服務,其目前的狀況主要是合作旅店數較少。而在日本 HafH 也推出類似訂閱,它的模式是透過儲值方式並以穩定的房價來銷售,主打淡旺日價格均一,且有會員升等相關的配套。這方面的機會在於結合紅利系統,讓訂閱用戶不僅能享受特價,還能累積住宿點數,提升用戶的使用頻率。

除了上面所列的競爭狀態相關分析外,競爭格局還可以借助波特五力模型(Porter’s Five Forces),從行業競爭、替代品威脅、新進入者壓力、供應商議價能力、客戶議價能力五個角度,全面評估產品所在市場的挑戰與機會。同樣的以往可能要很辛苦的手動蒐集很多的資料,先一一解讀後再製作出相關的競爭調查報告,但現在可以透過 AI 輔助,將心力集中在資訊的彙整上,資料的蒐集、比較、分析可以大量透過 AI 自動化來處理。除此之外,透過像是 Canva 這樣的平台,搭配 AI 跟各種樣板與圖示也能快速產出豐富的圖表,AI 可以給出多項具體的關鍵詞,幫助我們產出相關的資料。

波特五力

⦿用戶需求分析

除了競爭分析,深入了解用戶需求非常重要。這一階段的重點是確保產品的功能設計能真正解決用戶的痛點。透過問卷調查、用戶訪談及網絡數據分析,可以收集到大量一手資料,從而繪製出詳細的用戶人物誌(Persona)。這些畫像可以幫助團隊更準確地識別目標用戶群體,並結合使用場景設計產品功能。想讓會員紅利與訂閱服務有機會成功,不僅需要了解目標用戶的需求與行為模式,還需要深入挖掘不同類型用戶在使用場景中的核心痛點與期望,並據此設計具有吸引力且精準對位的價值主張。例如在分析一款旅行服務的市場需求時,發現用戶的主要痛點是「行程規劃過於複雜」。這時可根據用戶的行為數據,優化應用的自動化行程推薦功能,並設計更符合用戶習慣的交互流程,例如我早期使用的 TripCase 對比到市場上後期推出的去趣(chicTrip),後者就增加了行程社群分享方面的便利功能。

■用戶對價值的期待

•低前期成本,高價值回報:使用者普遍希望以較低的門檻參與會員服務,並獲得高CP值的回報。例如,訂閱影城服務的用戶希望透過多次觀影快速回本,而健身房用戶則更注重靈活參與多元課程的選擇權。
•具體且直觀的回饋機制:紅利系統的設計需簡單易懂,例如積分的累積與兌換規則不要太過複雜,這也確保程式邏輯開發時好驗證也不容易出錯。同時用戶能隨時檢視自己的紅利狀態並看到實際的回報,避免因過多條件或限制導致參與意願下降。有時候在規劃期因為諸多成本考量,最終給了很多限制,這應該在需求分析時就釐清,才不會將一個有機會的產品浪費掉了。

■用戶行為偏好

•高頻消費場景偏好短期回饋:在健身俱樂部、餐飲連鎖品牌等高頻次使用的服務中,客戶傾向於立即獲得回報。例如,完成一次消費或參加一次課程後即可累積積分,並直接在下一次消費中使用。
•低頻消費場景重視穩定性與便利性:在共享辦公、旅館住宿等低頻次使用的服務中,客戶會更關注權益的穩定性與靈活性。例如,能跨地點使用的訂閱服務,或穩定且透明的價格(如淡旺季同價),都能增加用戶的安全感與參與度。

■用戶對便利性的需求

•自動化與智慧化:紅利積分與訂閱權益應自動記錄並生效,不需要用戶手動操作。通過網路平台,客戶能隨時查看紅利積分狀態、可兌換的優惠以及權益使用情況。

•智慧提醒功能可以在用戶即將達到某一里程碑(例如足夠的積分兌換免費課程)時自動通知,進一步提高參與感。用戶越活絡後續的服務才能不斷延續。

■快速且無縫的兌換體驗

•兌換流程應盡量簡單,例如一鍵操作就能完成積分的兌換,或者在結帳時自動將會員折扣預設套用到購物車。
•平台還可盡量整合多種支付方式與兌換管道,讓用戶在不同場景中都能便捷地使用其會員紅利。

■如何繪製 Persona

至於該如何繪製Persona,主要包含有:數據蒐集與分析、定義目標用戶類型、構建 Persona、應用場景設計,然後就是持續的進行優化。Persona通常會列出像是基本人口統計特徵(年齡、職業、收入)、行為特徵(消費習慣、使用頻率)、目標與痛點(希望解決的問題、期待的價值),而應用場景則是模擬客戶在實際使用會員紅利或訂閱服務互動的行為,用來驗證系統設計的可行性與吸引力。透過這樣的流程,繪製出的 Persona 能有效指引會員紅利與訂閱服務的設計方向,也可以在團隊中形成對目標用戶的共識,為後續的產品開發與優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人物誌1

人物誌2

結尾
產品規劃與分析是創造成功產品的底層作業,而 AI 的引入無疑為這個過程帶來了更高的效率與創新可能。在這篇文章裡,我分享如何通過 AI 工具協助我們完成從需求揣摩到市場分析的多階段規劃。後續我將進一步深入探討產品規劃的其他關鍵環節,包括「商業模式設計」、「市場份額的挖掘與評估」,以及「產品功能結構的規劃與實現」。每一個環節都將以我自己的實際案例來展開說明,希望這些文章的分享能帶給需要的人一些指引與靈感。





2024-11-26  -  duncan Email  -  76  -  小公司當伯特 - 讀者回應

回應管理, Pingbacks:

這篇文章還沒有 回應管理/Pingbacks ...

讀者回應:


你的Email位址將不會顯示在這個站點.

您的URL將被顯示.

允許的XHTML標記: <p, ul, ol, li, dl, dt, dd, address, blockquote, ins, del, span, bdo, br, em, strong, dfn, code, samp, kdb, var, cite, abbr, acronym, q, sub, sup, tt, i, b, big, small>
Enter this code:
authimage

(換行會被轉換為 <br /> 標記)
(將你的姓名及Email及網址記在Cookie中)
(讓使用者可以直接寫訊息給你(不會顯示你的Email).)

上一篇文章: 徠卡初體驗:從 Leica CM 到 Leica M6 底片攝影的全新篇章下一篇文章: 行事曆、待辦事項與備忘錄的應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