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提到研究生在學校裡製作PPT應該注意的重點,在學校裡由於簡報的資料較為學術,而簡報的對象也以自己的教授、同學或研討會的成員居多,所以專題本身的內容遠比簡報的美編或特效來的重要。
然而在業界裡,往往都會擔心沒人注意我們的內容,亦或是引不起觀者的興趣,因此簡報訴求的除了主題明確、內容精要之外,美編特效的安排就相當重要了。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心得,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參考看看。
基本上該注意的架構與「Power Point的重點-研究生求生法則」裡面的項目差不多,但業界的PPT講究包裝,因為PPT最主要的功用,在於協助業務的推展,所以如何來包裝PPT也就成了一個重要項目。
一般PPT裡面所包含的物件(元素),不外是「文字」、「圖片」、「影像」、「動畫」、「聲音」、「表格」、「連結」這幾個元素。幾個元素加上PPT所提供的特效,其實就可以製造出一個很好的簡報了。
一般PPT所提供的插圖,亦或是從微軟網站上下載的美編圖案,都比較類似插畫性質,我都稱它為卡通啦!我想若是常參加研討會或是說明會,應該很容易看到它們不約而同出現在不同場次的簡報裡。
善用這些插圖可以輔助簡報的說明,亦或是增加簡報的效果與說服力。但由於太過通用,而且其圖片過於簡陋,有時候很難製作出一個讓人驚豔的簡報,這時就得多花一些時間,研究一下其它的輔助工具(其它的應用軟體)了。
我覺得要包裝一個簡報,可能還需利用到「流程繪製軟體」、「影像處理軟體」、「動畫編輯軟體」與「專案管理軟體」。當然這是我個人工作所累積的經驗,不同工作環境需要的軟體應該會有所差異才是。所以我個人在製作一份簡報經常會使用到Visio、Photoshop、Flash、Project這四種軟體。而我工作的環境裡其實還會用到像AutoCAD、DIALux、3D Max這三種軟體。
記得以前李立群的相聲演出「台灣怪談」裡,有一段是他自己跟自己預錄好的節目來對談,我對於節目中時間的拿捏感到很佩服也很有興趣。同樣的一個觀念後來也應用在簡報中,將簡報的每一個頁面時間,包含裡頭的項目與特效做個編排,也蠻能夠唬人的,哈~
總結,職場裡PPT的應用在變化性上面比較多,而且講究包裝。而一份簡報的資料可能涵蓋多種軟體產出的資料,最後透過PPT來演釋,我想這大概就是職場與學術環境裡的差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