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e

[環境]
前陣子參與了朋友的求婚活動,地點安排在怡亨酒店,因為帶著Zoe出門,所以後來決定也下榻在同一間飯店。這是Zoe第一次在外過夜,酒店有提供嬰兒床跟嬰兒澡盆,很可惜沒有大浴缸,我們都幫Zoe帶了游泳圈出門哩!有了Baby之後,慢慢會發現許多公共場所,並沒有育嬰室相關的設置,從公共空間的規劃狀況,可以發現還有許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我一直都覺得我們是已開發國家,不過從許多地方來看,我還真是自我感覺良好啊!

[構思]
才剛Check In,嬰兒床還沒送上來之前,我已經出門去開會了。怡亨酒店很貼心的讓我們提早Check In,不過隔天退房時我們遺漏了一個充電器,最後飯店寄回給我們,結果是採用收件者付費模式。某些同等級的飯店,會將寄送的服務當作是一種公關服務,我覺得使用者付費天經地義,不過如果有公關行為存在,我下次應該會繼續入住,就像我去香港一直都選擇喜來登酒店一樣,原因是有次我食物中毒,都已經退房離開了,後來又回酒店求助,酒店除了提供房間休息外,還另外找了醫生來飯店問診,就因為這個原因我對於酒店的服務印象很深刻。這張照片是Lydia拍攝的,原本只分享在Plurk上,不過朋友都說這照片實在很有趣,所以把它分享出來。

[設備]
Fujifilm FinePix F72EXR

2010-03-26  -  duncan Email  -  1181  -  影像日記 - 讀者回應

上週我工作用的筆電無預警的又不能開機,這次出現的是「stop:c0000269 unknown hard error」的錯誤訊息,我怕筆電硬體本身有問題,因此送回SONY維修處檢測。

經過測試之後,應該是作業系統毀損的問題,因此作業系統得重新回復。這台VAIO的硬碟只有60GB,之前硬碟曾經壞過一次,後來在SONY維修處換過一顆新的,只是容量一樣是60GB的SATA 2.5吋硬碟。60Gb的容量實在不夠用,所以我想利用這次的機會將硬碟升級,無奈SONY維修處並不提供幫客戶升級硬碟的功能。

於是我付了300元的檢測費後,將電腦帶回家自行處理。SONY維修處的工程師建議不要選超過320Gb的硬碟,避免BIOS抓不到,於是我選了一顆320GB的SATA(II)硬碟開始進行升級的工作。

升級前應該先有另一台桌機,同時準備SATA的外接硬碟盒,另外將開機光碟工具準備好。

首先我先將新的硬碟,利用開機光碟,使用SPDISK先規劃了一個4.7GB的磁區,這部份我將Partition的Modify ID變更為12 Compaq diagnost。

VAIO 硬碟升級

接著先將VAIO解體,拆解時先拆筆電背後的螺絲,之後將鍵盤取下(鍵盤的上方有兩個固定支點需注意)。鍵盤背板有排線連接,稍微撥開夾板排線即可取下。另外鍵盤旁的前端面板也需要拆下,需注意有兩條電線跟兩條排線需取下,最好有平口夾子輔助,避免不小心將電線跟排線扯斷。我比較克難一點,是利用瑞士刀工具組拆卸的。

VAIO 硬碟升級

前方面板取下之後,將原本的硬碟拿出來接在外接硬碟盒(需要使用SATA端口的外接盒)上。接著一樣使用開機光碟裡的Ghost程式,利用桌上機將原本60GB裡的Compaq diagnost partition,透過Partition的功能將磁區的資料另存為一個.gho的檔案。

VAIO 硬碟升級

然後外接硬碟盒換上新的硬碟,一樣透過Ghost的Partition的功能,將.gho還原到之前建立的新磁區裡。還原之後,我一樣先用Fdisk規劃出系統安裝磁區,我規劃了100GB的空間,準備等會還原作業系統使用。

VAIO 硬碟升級

接著將新硬碟裝回筆電上,然後將排線一一還原,並將鍵盤先還原。建議螺絲先不上鎖,確認一下系統還原的原始資料是否正常,再將螺絲全部裝回固定。電源開啟後按壓F10,應該就可以啟動還原程式。還原程式正常作業後,我才將螺絲鎖回固定,並開始第二階段的還原工作。(第一階段還原OS,第二階段進入OS後會開始還原應用程式跟驅動程式)

建議如果已經過保固,其實可以手動DIY進行升級作業。換了新硬碟之後,工作的資料存檔空間大了許多,不再動不動就要將資料備份到外接硬碟上,同時C槽也加大不少,想安裝一些額外的應用程式,也不用再顧慮磁區空間不足的問題了。

延伸閱讀:
我的VAIO SR精神

VAIO S56TP 記憶體升級

昂貴的VAIO

VAIO S56TP/B

2010-03-16  -  duncan Email  -  2972  -  資訊工程 - 回應(2)

Melbourne

[環境]
抵達Melbourne的第二天,因為有友人帶領的狀況下,讓我們有機會穿梭在墨爾本的街頭。墨爾本的市區有馬車觀光的服務,這邊的馬都很大一匹,拉車的Size果然是不一樣,看起來真的很強壯。市中心的建築並沒有想像中的高大,多數是三、四樓層的建築偶爾穿插幾棟較高的建築物,走在市區裡很舒適沒有擁擠的壓迫感。路上的裝飾藝術倒是很多,各式的雕像圖騰就坐落在街頭上,因為太過常見,讓我在拍攝時都有點不好意思,因為一看就知道是觀光客。

[構思]
利用廣角鏡頭拍攝市區街景會有很誇飾的效果,在構圖準備拍攝馬車時,我注意到前方廣告的看板,從畫面比例來看,乍看之下會以為這是張人物照,所以在拍完馬車之後,我馬上拿起另一台相機,拍下了這張照片。右上角的黑影其實是路燈,我刻意把上方的一小片樹葉跟路燈的黑影留著。廣角鏡頭本身的效果,有時候就是一種主題,尤其是在看似平凡無其的地方,往往會發現很多的趣味性。

[設備]
Nikon D300 & Sigma 10-20mm F4-5.6 EX DC HSM

2010-03-16  -  duncan Email  -  1308  -  我的視界 - 讀者回應

Kyoto

[環境]
在京都的各個寺院神社參觀時,最引人注意的小東西莫過於包裝精緻的各式御守,以及有著各種形狀跟花色的繪馬。說到御守,基本上跟我們這邊廟裡求來的護身符沒有兩樣,幾年之前台灣的幾個比較興旺的廟宇,護身符都是自由索取,但是造型只有兩種,一種是裸裝,符直接折成小小的八卦狀,過個爐火就可以使用了。另一種普遍裝在紅色的袋子裡,紅色的袋子其中一面會印上神明的塑像,或是繡上神明的稱號。這幾年發現我們也有了精緻的包裝,同時還出了其他的周邊商品,而且也開始走銷售模式。至於繪馬的部份,多數的人會將心願寫在繪馬上,然後掛在廟裡祈求願望實現。這部份很像我們元宵放天燈一般,把心願寫在天燈上。剛開始我看到廟裡附設的賣販賣部在銷售繪馬時,還以為那是要帶回家做紀念的紀念品哩!

[構思]
這個五邊形的繪馬,算是比較常見的形狀,不過上面的彩繪則就各有不同。儘管已經拍過許多神社跟寺院的繪馬,但來到清水寺還是忍不住又拍了繪馬的照片。印象中清水寺有兩個繪馬區,兩個區所吊掛的繪馬有一點點差異。一列列的繪馬掛在木架上,每個繪馬都隱藏了一段故事,代表了一個個的心願。拍攝繪馬時構圖是一個讓人有點煩惱的問題,距離的遠近,視角的寬廣有時候很難取捨,尤其上面一段段的文字,總捨不得裁掉某些部分,而且總不能把人家掛上去的繪馬,取下來重新排列吧!後來這幾回拍繪馬時,我都會選擇我喜歡的字跡當做主軸,以這個為主題的中心來調整構圖,如果找不到喜歡的就不拍攝了,有沒有好看的字跡,已經成了我拍不拍繪馬的標準了。

[設備]
Nikon D70 & AF-S VR Zoom-Nikkor 18-200mm f/3.5-5.6 G ED DX

2010-03-11  -  duncan Email  -  1927  -  我的視界 - 讀者回應

Kyoto

[環境]
在京都跟寺廟有關的景點裡,我最喜歡的是清水寺。之所以喜歡清水寺除了寺院本身讓我印象深刻外,周邊的商店街(三年坂.二年坂)更是一大特色,而且從這裡可以步行到八坂神社祇園,整個行程走完可以從下午一直待到晚上,所以我很喜歡清水寺。

[構思]
清水寺的周邊,最常見的就是販售清水燒的店家跟各式各樣紀念品的商店。想到我之前來京都時,還以為清水燒跟大阪燒一樣,是小吃哩!我在一家商店觀看店內的手工藝品時,發現了這一串串的風鈴很可愛,當時的光線投射下來的顏色也很美,我將光圈全開(f3),從遠一點的角度拍了這張照片。前方的三個風鈴較接近同一個水平,因此我以中間的魚作為對焦點,同個水平上的風鈴都能夠清晰的表現出來。

[設備]
Nikon D70 & AF-S VR Micro-Nikkor 105mm f/2.8G IF-ED

2010-03-09  -  duncan Email  -  1667  -  我的視界 - 讀者回應

Melbourne

[環境]
在墨爾本的亞拉河畔,假日除了有假日市集市之外,河畔的步道上也會有各種街頭藝人表演。人群其實還蠻忠實的,表演的精采的往往會圍觀一大群人,甚至把步道整個給塞滿,想要穿梭過去還得費上一番功夫。至於表演的真的還得遇到知音的,那就無人聞問,所以每回看到聚集了一群人,我也會忍不住過去看一下,現在到底在表演些什麼哩!

[構思]
我很喜歡觀察親子之間互動的狀況,在旅途中也拍下了許多互動的照片。在自己也當了爸爸之後,才知道親子互動真正的感受,當然對於這一類的主題也就更感興趣了。我在亞拉河旁時,發現這對父女檔正準備前往圍觀的人群當中,我並沒有跟著往前進,只是利用長焦段鏡頭,想辦法捕捉我要的畫面。有些時候在最自然的狀態下,最能記錄下那當下的一刻,當然前提在於必須花一點時間等待,並且去觀察人跟人之間互動的狀態。

[設備]
Nikon D300 & AF-S VR Zoom-Nikkor 18-200mm f/3.5-5.6 G ED DX

=> 深入閱讀...

2010-03-06  -  duncan Email  -  2242  -  我的視界 - 讀者回應

目覺

[環境]
自從兩年半前參加美食比賽,去目覺咖啡享用過早餐後,之後跟朋友又陸陸續續去了幾次,當然店內的朝食還是我們的首選,而這段期間以來菜單也小改了幾次。而最近的這一趟,是我們幾個以前的同事,在去年底大家都很空閒的時候,相約一起出去吃早餐、喝咖啡,當然兼聊一點「是非」是一定要的。小朋友出來之後,想要再去悠閒的吃個早餐,還真是一個不好達成的願望哩!

[構思]
在商業的空間裡,有許多小細節都可以作為拍攝的主題。其中越是平凡不過的東西,透過構圖的改變,都可以呈現出迥異於以往的面貌。我自己很喜歡拍陣列式的物品,它有一定的結構,又是層層疊疊的組成,能夠讓畫面中的元素更有層次感。在目覺咖啡的二樓,有一個臺几上擺放著水杯跟水壺,讓來店的客人自己取用。我很喜歡杯子堆疊在一起的通透感跟立體感,於是改變了一些視角的位置,拍下了這張照片。這段時間我使用Ricoh 50mm F2這顆鏡頭,光圈都是在全開的狀態下(f2),大光圈需要注意的應該是景深的控制,尤其使用黑白軟片拍攝時,不小心失焦亮部的發散會很明顯,有時候不小心整個區域會一片灰白,我都利用拍攝的角度去確認主題的周遭物品是否在同一個水平上,在同個水平焦距不易失焦,就算其他區域灰白一片,都還不致於是一張失敗的照片。

[設備]
Ricoh XR1000S & Ricoh 50mm F2 & TMAX400

2010-03-04  -  duncan Email  -  1383  -  我的視界 - 讀者回應

這篇文章的主題很難訂定,沒想到最後變成這麼長的一個抬頭,先說明一下本文不是在討論Google Wave跟Google Buzz的服務,而是從這個服務去探討知識工作平台的發展。在去年Google Wave推出時,我就想寫這篇文章了,當時陸續接到許多單位邀約演講的行程,原本也想分享我對於知識工作平台的應用與看法,但後來演講邀約單位的主題都較偏網路行銷類,所以這個想法一耽擱轉眼就過了半年。

Google Wave

我對於知識工作平台的議題一直有很高的興趣,前陣子一個朋友在Plurk上詢問了一些關於數位教材與傳統教材的差異點,我們簡單的在Plurk上討論了一下。我不懂數位教材,這也不是我的專業領域,不過我一直認為數位教材並不是侷限在學術領域裡,而是在生活的領域或各行各業中都適用。如果再廣義一點來看,將數位教材的「教材」字眼去除,跟知識平台的技術面或應用面來說基本上是很相似的東西。我將之前在Plurk上討論的區塊轉po在這邊。

Plurk Jan 11, 2010 - 11:53

數位教材我所知道的有幾個特點,它可以重複使用,而且不會消失(理論上)。一般傳統教材有自然的生命,且不易庫存。比方說傳統的講義,老師上課自製的簡報。流落到學生身上,有其生命週期。如果數位教材放在網路上,且一直持續保持跟累積。教材本身的經驗累積會持續堆疊,之後學生還可看到以前的資料。

再者如果數位教材跟網路結合,又有無限的延伸性。對於某個主題有興趣的學生,可以透過一些功能的設計,尋找到更多的相關資訊。而且這些資訊可以透過不同媒體的方式表現出來。另外對於某些片段,它可以reload,讓不了解的部份多幾次熟悉的機會。

由於我不是教育體系內的工作者,我不太了解目前國內對於數位教材的包裝方式(我大概只知道數位教材結合了聲音、影片、講義,最重要的是促進學習與課程績效評量,學校嘛!學習跟考試永遠都是最重要的)。但就我工作的領域來說,有很多類似概念的範例網站。

例如開放式課程計畫,是較偏屬於學術方面的一種嘗試。(OOPS發起單位是奇幻基金會,其中創會者跟執行長宅神-朱學恒功不可沒,剛好近日也公布了網站平台的更新版)

eHow是一種生活化的數位教材表現方式,它透過類似youtube的平台,加上wiki類的PO文方式,去做不同事物的解說,這可以說是另一種教材的表現方式。

在資訊領域裡,我們都通稱這個為知識分享平台。(好吧!我承認是我自己通稱他們為知識分享平台)

Vcasmo講義王也是另一種數位教材的展現平台。像我自己本身,就經常在這上面尋找我想要的資源。(基本上以前的BBS、論壇,或是近期開始發展的奇摩知識+IT邦幫忙也都有類似的資訊與應用服務提供,只是展示的方式跟媒體不同)

提到我對於知識工作平台的興趣,我一開始接觸到的應用模式,其實是用簡易的論壇程式,架設為中小企業使用的內部知識工作平台。論壇的使用其實很方便,管理上也還算OK。但有幾個地方比較不方便,就是分享的知識組織結構很鬆散,而一般論壇套件提供的搜尋服務並不是很好,附件也無法被搜尋。中小企業最弱勢的部份,在於沒有足夠的預算與經費,來購買知識管理平台的套裝軟體,或是架構一整個知識平台的系統,因此幾乎都只能用土法煉鋼的方式,有哪些Open Source可應用,就用這些來做為知識工作輔助的平台。

Outlook

在1997年時,我開始接觸Outlook,隔三年之後服務的公司導入了Exchange,於是開始透過微軟提供的架構來做知識工作的管理,我個人覺得很好用,而使用Outlook來管理工作的習慣也一直累積到現在。我現在還利用Google Calendar Sync,來讓Outlook跟Google Calendar同步,好方便工作可以帶著走。同時也利用OffiSync讓Office的文件跟Google文件同步。

=> 深入閱讀...

2010-03-03  -  duncan Email  -  3015  -  資訊工程 - 讀者回應

日月老茶廠

[環境]
日月老茶廠位在南投縣魚池鄉,我是看了朋友的部落格之後,才知道有這個茶廠可以觀光。自從國道六號開通之後,從台中要前往埔里時間節省了不少,從三號接六號轉眼之間就到埔里了。日月老茶廠的阿薩姆紅茶以及紅玉紅茶相當有名,若有機會來此一遊,不妨帶點伴手禮回家。

[構思]
日月老茶廠內有導覽的服務,還可以親身體驗製茶的過程,但必須先預約。我們來訪時剛好有一團遊客結束導覽,正準備上樓用餐,於是我們就隨性參觀了茶場內部的設施。我看到茶場的後端有一整排製茶過程所需的各項機器,於是選擇從這個角度拍下了一整排機器的畫面。這種場景透過黑白底片來作記錄,有一種懷古的氣息。

[設備]
Ricoh XR1000S & Ricoh 50mm F2 & TMAX400

2010-03-03  -  duncan Email  -  1640  -  我的視界 - 讀者回應

嵐山天龍寺

[環境]
天龍寺可說是遊嵐山不可或缺的一個景點,不論是搭乘京福電車在嵐山站下車,抑或是搭山陰本線系列的電車在嵯峨嵐山站下車,步行分別約五到十五分鐘,就可抵達天龍寺。另外如果搭乘嵯峨野觀光線的小火車,野可以在嵐山站下車,從另一端的出入口進入天龍寺。天龍寺的規模與腹地很大,從Wikipedia上得知的資料,它在室町時代是京都五山裡排名第一的寺院。而這裡供奉的釋迦如來坐像,則是重要的文化資產,目前天龍寺也已經登記為世界文化遺產。

[構思]
這一天我共拜訪了天龍寺兩次,一次是在搭觀光小火車之前,另一次則是搭乘小火車的回程,直接從嵐山站下車,選擇由另一端的出入口進入天龍寺。天龍寺的門票分為兩種,一種是參訪天龍寺大殿內室內的空間,另一個則是參訪庭園跟院內池塘與迴廊的戶外空間,兩種都很值得參觀,光是靜靜的坐在大殿裡看著池塘,就有一種懷古幽情。我在迴廊間穿梭時,看到了庭院的的小河,不禁回想起兒時總喜歡摺紙船,放著船隨河水漂流,於是我從迴廊旁拍下了這張照片。

[設備]
Nikon D70 & AF-S VR Zoom-Nikkor 18-200mm f/3.5-5.6 G ED DX

2010-03-02  -  duncan Email  -  1509  -  我的視界 - 讀者回應

MISO-東京風日本料理-京站四樓

[環境]
週六上了一趟台北,到火車站前的京站跟朋友聚餐。朋友選了位在四樓的MISO-東京風日本料理,除了裝潢別有風味之外,菜色也很精緻(MISO-東京風日本料理-京站四樓 Video)。因為有打算今年去澳洲時也帶Zoe出門,所以這陣子我們有活動的話,盡可能都帶著Zoe一同參加,一方面訓練我們熟悉照顧新生兒的動作,另一方面也讓Zoe習慣旅行的過程。在這個階段裡還是選擇室內的空間比較適合,同時也盡可能避開人多擁擠的地方,要面面兼顧其實很不容易啊!

[構思]
用餐的空檔中我對於吊在天花板,一整個陣列的吊燈很感興趣。有了小朋友之後,出門比較少帶單眼相機,畢竟小朋友外出的東西已經夠多了。通常我很少用到數位相機的變焦功能,大多數場景我都習慣用廣角端拍攝,同時透過走動的方式來構圖。我發現燈上反映出來的倒影畫面很特別,於是特別Zoom In,將畫面集中在燈罩的倒影區域裡,輕便型的數位相機其實非常方便,除了它的畫質表現不如數位單眼純淨之外,其他倒是沒什麼好挑剔的。而一般的消費級數位相機在近拍的能力都很不錯,對於生活中的吃吃喝喝跟旅遊玩耍,用來作記錄的功能都游刃有餘,去年下半年後,市場上還陸續出了幾款小台的類單眼相機(GF1EP1EP2EVIL CameraGXR),這應該也是隨身機的好選擇。

[設備]
Fujifilm FinePix F72EXR

2010-03-01  -  duncan Email  -  1476  -  我的視界 - 讀者回應